谁发明了洛阳铲? 何时成为盗墓者重要工具?(2)
是谁发明了洛阳铲?
赵振华说,1983年4月7日,我在洛阳市东郊塔湾村访问87岁的马三愚老人,他在旧社会刨过墓,说钢锨斜着捣,才能带上土,后来是李鸭子发明了“瓦垄锨”。
近代金石学者、孟津县刘坡村人郭玉堂所著《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收集了从清末民初至1946年前洛阳古墓葬被盗掘时出土的历代墓志碑刻2818方。他还著有书稿《洛阳古物记》,其中有关于洛阳铲的珍贵记录:瓦铲为洛阳马坡村人唤李鸭子者所首制,其作用与目的乃为刺土探究古墓之所在。
赵振华说,由于这部书稿没有出版,知道的人非常少。
那么,探铲的发明者是谁呢?
多年来,赵振华走访过不少洛阳北郊乡村的老探工,众口一词,说是李鸭子。这与郭玉堂的记载相吻合。
李鸭子是绰号,那些比他晚一辈儿的人都说不出他的大名。李鸭子是马坡村的农民,以刨古董为生,人很聪明,晚年刨不动了,在家里给别人修古董,粘瓦器。说起绰号,颇有来历,李鸭子有3个儿子,长子李河泉,次子李河宽,三子李通海,老二老三是双胞胎。有村民跟他开玩笑,说你3个儿子名字起得真好,河水有泉源,又宽阔,还通大海,你在河里凫水,跟鸭子似的,美着哩。在农村就是这样,一个人外号被叫响,真名反倒不被人所知了。
1983年4月8日上午,赵振华来到瀍河乡马坡村小北沟,访问了李鸭子的长子李河泉。那是个小型的天井窑院,在村子的北边,相隔10多米,是他父亲的小窑院,早已人去院空。73岁的李河泉站在小院里,身高约1米8,身穿黑色小棉袄,腰间扎着手指粗的麻绳,冻得直打寒战,抽着纸烟,手指骨节粗壮,一看就是庄稼汉。
问起探铲的事,李河泉说,爹活着的时候,跟他念叨过做探铲的事。
李鸭子生于晚清,大约1870年前后,1950年去世,当时80来岁。李鸭子儿时家境贫寒,穷得连根井绳也没有。长大成年后,以刨古董为生。民国12年春天,正为用钢锨挖土找墓不易而苦恼的李鸭子,去孟津赶集散散心。他在集上溜达,看见卖水煎包子的小贩正在搭风雨棚子,只见那人双手握着一把马蹄形铁铲子的木柄,用力把铲子往地下一戳,提起就带出一些土来,只几下就掘出竖直的小圆洞,插上棚杆,又快又好。李鸭子蹲下身,拿起带出的土块端详着,突然眼前一亮,这种搭棚铲取土十分轻快方便,比用钢锨挖土找墓强太多啦!他用纸撕了张图样,回去后找铁匠琢磨打造。于是,专门用于探寻古墓的第一把铁制瓦铲就在李鸭子的琢磨中诞生了。
铲子的样式呈马蹄形,弧刃直径约3寸,铲头长约3寸,上连铁銎,安装木柄。这种半截筒瓦样子的铁铲由李鸭子最早使用,众人看着羡慕,纷纷效仿,“瓦铲”就传开了。
李河泉还对赵振华说,俺十二三岁时,就跟着爹在邙山找唐墓,爹用铲子打眼,举起铲头看土。我从铲上取下土,爹教俺掰土看断碴儿,学认土,看是死土、活土、花土,还是淤土?
李鸭子从搭棚铲能够打洞起土受到启发,加以改进,发明了用于找墓的瓦铲。那么,锻造出第一把瓦铲的铁匠,又是谁呢?
2004年5月9日下午,赵振华去小李村访问了80岁的老铁匠孙清娃。说他1964年在生产队的铁匠铺干活,一天,李河泉来了,让给打一把小镢头。他一边打铁一边说闲话。李河泉说瓦铲是他爹和陈印娃一块琢磨着打出来的。孙清娃的铁匠手艺是跟他二哥孙清河学的。孙清河早年在陈记铁铺学徒,陈印娃是孙清河的师傅。陈家的儿子不乐意学打铁手艺,孙家倒将这手艺传承下来。孙清娃是打铁巧匠,又是钻探能工,既会造铲又会用铲,对探铲不断改进,越造越合用。孙清娃对赵振华说,关于李鸭子跟陈印娃一块儿琢磨打造瓦铲的事,他二哥也听师傅陈印娃念叨过。
赵振华解释说,当时的学者将这种探铲称为“铁铲”、“铁锥”。村民因其形似筒瓦,称为“瓦铲”、“瓦垄铲”、“瓦垄锨”,村民还因其用处而叫它“爽铲”,这是“搠铲”、“搡铲”的方言音。
赵振华经过多年的走访研究认为,洛阳铲的始发明者,应该是李鸭子和陈印娃。李鸭子出创意,陈印娃锻造,二人合作,创造了瓦铲。后来的铁匠们依照探工实践需求,不断改造,日臻完美,基本定型为洛阳铲。比如孙清娃,他是打铁的巧匠,又是钻探的能工,既会造铲又会用铲,对探铲的认识比一般人深刻。因此,从14岁到80岁,他的铲子越打越合用,对于由原创的瓦铲到最终定型的洛阳铲,颇有心得。如今,孙记铁匠铺就在310国道一侧的平房里,每天能打80至100把洛阳铲,行销全国各地。
“洛阳铲”名称由来
洛阳铲是何时叫响的呢?赵振华研究员追溯到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洛阳被定为国家重工业基地之一,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洛阳轴承厂等7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厂址确定后,要探明方圆十几公里的地下情况,成为当时的一大难题。
1953年初春,两位银发老人各持一把探铲,求见市长,说凭这铁铲就可探明地下情况,市长十分高兴,决定组织力量钻探。参加建厂的苏联专家却表示疑惑。几天后,在邙山脚下的一片庄稼地里,他俩各自在指定的地块,钻探了30多个6米深的孔。一位老人报告地下无古墓、窑洞或枯井。一位老人则说地下有一座汉代的洞室墓。挖掘后证实,钻探准确,判断无误。苏联专家大为惊讶,十分信服,说“洛阳铲”真厉害!还带回苏联一把。
古都兴起大规模基本建设热潮,政府把昔日的盗墓者和普通农民组织成钻探队,活跃在各个工地上。比如,组织2500多人的钻探大队,用洛阳铲在涧河东西钻探了400多万平方公尺的面积,探孔450余万个,探出墓葬6000余座,古井、烧窑、地穴、虫洞、河道、地裂水缝等地下情况10000多个。这种以前不为一般人所知的盗墓工具,在探寻古墓、古遗址、勘察地质、建设厂房等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
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在《考古调查的目标和方法》一文中,肯定了洛阳铲在考古调查工作中的作用。洛阳铲正式作为田野考古工作者的特备工具而列入考古专科教科书,书上画有探铲图形,介绍使用方法,在全国推广使用。
洛阳铲在上个世纪50年代向外省传播,洛阳的老探工,几乎都有出省工作的经历。由于外地没有这种铲子,他们每人从洛阳带一把洛阳铲备用,2元1个。
1955年,新华社发布了一条《洛阳铲已被广泛采用》的消息,影响全国。报道称:“一种轻便好用的探测工具──洛阳铲,在基本建设和发掘古代文物中正被日益广泛采用着。在洛阳、郑州和西安等市基本建设工地上和在黄河沿岸的勘察队伍中,洛阳铲处处受到欢迎。洛阳铲是一种马蹄形的铁铲子,连铁柄约有1公尺长,上面还连有约两公尺长的木柄。洛阳铲插入地面后,可将地下的土带上来,借以了解地下的土质,搜寻埋在地下的文化遗址和古代墓葬。使用洛阳铲,一个普通的铲探工人每天可以探进60多公尺,熟练的探工每天可以探进160多公尺。”
赵振华说,探铲以产地命名,并且首次由国家级重要媒体向社会广泛传播,这应该视为洛阳铲名称最终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此后,1979年版《辞海》、1990年版《汉语大词典》、1991年版《考古学词典》均将“探铲”与“洛阳铲”设为词条,洛阳铲成为稳定的专用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