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学大师姜亮夫1300多件史料赠高校
中新网杭州4月27日电(记者 江耘 实习生 陈默)4月27日,中国国学大师姜亮夫先生生前所留的1300多件资料正式“住进”了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档案馆。作为捐赠者,姜亮夫的女儿姜昆武表示,希望先父的这些资料对后人在国学研究方面有所帮助,同时更希望中国国学的研究能够后继有人。
姜亮夫是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在楚辞学、敦煌学、语言音韵学、历史文献学和教育上都很高的造诣。
1926年,姜亮夫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陈寅恪、李济先生,后又师从章太炎先生。1935年,姜亮夫赴法国巴黎进修。在诸多名师的指引下,姜亮夫打下了身后的国学根基,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身后的感情,并为此奋斗了一生。
姜亮夫一生共著有三十多部学术论著和数百篇学术论文,多达1250万字传世。其著作的《楚辞通故》一书,被海内外专家誉为“当今所研究楚辞最详尽、最有影响的巨著”。
此次捐赠给浙江大学的史料主要包括姜亮夫先生的学术资料、手稿以及他生前的照片,共1300余件,很多都是其女儿姜昆武帮助他整理的。
1953年,姜亮夫举家迁居浙江杭州,先后任教于浙江师范学院(现杭州大学前身)、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在杭州,他潜心学术研究,教书育人,整整度过了43年,直到他病逝。“我的父亲在杭州度过了40多年安定的生活。他的很多资料都是在这40多年中逐渐整理出来的。” 姜昆武说。
在捐赠的物品中记者看到,有很多捆发黄的小卡片。据姜昆武介绍,这些都是先父工作时所留下来的词条,“他工作十分认真,治学也很严谨,晚年视力仅为0.01,但仍坚持通过口述方式写成《数论篇》,并反复修改,直至满意。 ”
对于捐赠父亲的这批藏品,姜昆武表示,父亲人留在了杭州,后人也希望将他的学术研究能留在杭州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去。
一方面,姜昆武希望父亲的遗物能够得到很好的保存,另一方面她也希望这些珍贵的资料能够为年轻人提供一些帮助,让国学得到更好的传承。“我们当时还有学习国学这方面的东西,但是我们的后辈已经很少接触到了。” 姜昆武感到有些惋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