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最后一位飞虎队员离世 战场上击落6架敌机

2012年05月02日 09:26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文/片 《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涛 魏彤 本报记者 张永斌

  5月1日早上,飞虎队队员王延周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市松堂临终关怀医院举行,王老享年92岁,他是大陆最后一位离世的飞虎队员。空战史上,凡是击落过5架或5架以上敌机的飞行员被称为“王牌飞行员”,王延周在抗日战场和抗美援朝战场上,共击落了6架敌机,是当之无愧的“王牌飞虎”。

  1日一早,关爱抗战老兵网志愿者薛刚和北京最后一位飞虎队员彭嘉衡的儿子彭灼南就赶到了松堂关怀医院。薛刚告诉记者,他本想五一期间看望王老,没想到却得到了王老已经过世的消息。告别仪式上,十余位北京的关爱老兵志愿者也到医院送别了王老。

  在告别室里,记者看到,“王牌飞虎”王延周老人的告别仪式非常简单,不到20平米的告别室内,只有横幅上“飞虎”的字样告诉送别的人们,王老曾经是飞虎队员。

  薛刚介绍,横幅上飞虎的字样还是后来加上的,王老一向低调,直到过世,医院的医护人员也不知道王老曾有的功绩。

  王延周老人的儿子齐达意(随母亲姓)告诉记者,父亲为人低调,生活简朴,生前也嘱咐后事要从简,绝不能铺张。告别仪式后,王老的遗体被送往朝阳区平房殡仪馆进行火化。

  齐达意说,父亲一直患有前列腺癌和左半脑脑梗,去年9月被接到了北京生活,后来检查发现癌细胞已经扩散,脑梗也有所加重,在医院住院治疗,却不见好转。今年3月,王老因脑梗影响了吞咽功能,无法进食,一直靠输营养液和鼻伺维持,后住进北京市松堂临终关怀医院。4月29日下午两点多,王老在北京市松堂临终关怀医院过世。

  王老生前曾表示,百年之后不留骨灰,考虑将骨灰撒到大海。昨天齐达意告诉记者,根据父亲的遗愿,王老的骨灰将暂存在殡仪馆,等到母亲百年之后,父母的骨灰将同撒大海。

  孙媳妇预产期是5月10日

  再等等,王老就能四世同堂

  1日下午6时许,记者拨通了王延周的儿子齐达意的电话,他刚把五叔送上火车返回家中。齐达意告诉记者,老爷子临走前说,看到一家人团圆,他已没什么遗憾。

  “对于父亲的去世,其实我们早就有思想准备,但他从抢救到去世就只有10多分钟,仍很突然。”齐达意说。

  齐达意的妻子董女士告诉记者,王延周临走前说,一家人总算团圆了,他已经没有什么遗憾,去年8月份,她将公公接到了北京。“当时给他打包的时候,连个小手绢、肥皂头都得带着。”董女士说,公公平时生活非常节俭,已经形成了习惯。

  齐达意说,2009年,他曾带着妻子、儿子和儿媳妇一起来日照看望父亲。“那时父亲的记忆力还很好,问他以前的战斗经历,都记得清清楚楚,但来北京之后,我们就发现他的记忆力明显不如以前了。”

  他还告诉记者,儿媳妇的预产期是本月10日。“老爷子要是再等9天,就能四世同堂了。”齐达意有些惋惜地说。

  “在北京时,老爷子虽然身体不行,但什么事都是自己干,我们要搀着他,他也不让。”齐达意回忆他跟父亲相处的最后这短短的不足一年的时间,老爷子的独立精神让他印象深刻。

  齐达意说,非常感谢老家人民对父亲这么多年的照顾。近几天,他打算通过网络发一个讣告,告诉家乡父老父亲去世的消息。”他说。

  4月30日晚,记者又来到王延周的侄媳妇赵庆云家,一家人正在吃饭,听到记者想了解王延周的一些事情,赵庆云和儿子王彤立马放下了碗筷。

  据王彤介绍,1962年-1984年,王延周一直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像一个大家庭,其乐融融。这么多年来,他印象比较深的是,王延周一直以军人的严苛标准要求自己。“比如坐在椅子上”,他模仿王延周的坐姿,腰挺得笔直说,“我爷爷从来都不倚着椅子背,而是直挺挺地坐着。”

  王彤说:“小时候上学时,我爷爷经常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因为他念过私塾,在美国留洋学习驾驶飞机,英语水平不错,那时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一些日常单词他记得很熟。”

  他印象最深的是,一次课本中提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王延周用很标准的英语将这个地名念了出来,“发音相当地道,很有范儿。”这让记者想到,2010年秋天,记者去看望王延周,在他的卧室桌子上还摊开着一本英语教材。

  赵庆云介绍,王延周经常和他们聊抗战打鬼子的事,对于遭受的一些困难却很少提及,“他挺乐观的,待人很不错。”

  本报记者 李玉涛 张永斌

  老友惋惜:我又少了一位好伙伴

  84岁的孙方连老人和王延周在一个生产队呆过很长时间,王延周搬到村里提供的住所居住后,两人又成了相聚不远的邻居,有事没事,总是爱在一起“玩”。

  在孙方连的客厅北面墙壁上,挂了二三十幅照片,其中多是和家人、孩子的合影等。在“照片墙”的最上部,贴着四张合影照片,记者发现,里面都有孙方连和王延周。

  孙方连说,一些照片是2007年重阳节时,老伙计们照的。另外的照片也是他们一起出去到岚山头等地方游玩留下的。

  孙方连戴上老花镜,打开手电筒,指着一张照片,说:“看,这张照片里,我们老哥俩站在一起呢。

  “我是上午才知道他走了,感到很遗憾,特别难过我又少了一个好伙伴。”1日下午,说这话时,孙方连摘下老花镜,语调满是哀伤。       本报记者 张永斌

  街坊邻居谈王老他是个“好老头”

  1日下午5时,记者来到大孙家村王延周的住所外,不少邻居正在附近交谈,仔细一听,竟然都在谈论王延周,在他们看来,王延周是个“好老头”。

  “从报纸上刚看到,王延周去世的消息。”“老人家很爱干净,家里总是一尘不染。”“老人挺随和的,经常和大家聊天。”街坊邻居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与王延周生活得这么近,大家都很关心他的消息。

  住在王延周东邻的一位女邻居今年40多岁了,她说,王延周吃饭很朴素,挺爱吃青菜,一点不挑食。“艰苦朴素的作风,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她开玩笑地说。

  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介绍,王延周很喜欢孩子,很喜欢大家去他家里做客。和人见面打招呼,总是不忘说:“有空可以到我家玩。”

  一位六十岁左右,头发花白的先生说,王延周身体好时,经常在楼下晒晒太阳,和大家伙聊聊天,有一次过年时,大家伙去看望他,他高兴地不得了,一个劲地往大家手里塞糖果。

  王延周就在身边,成了不少街坊邻居的学习榜样,一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说,“我爸爸经常给我讲述王延周的传奇经历。一想到他就居住在我们身边,就感到挺自豪的。”

  本报记者 张永斌

  相关链接

  飞虎队,即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开始由美国飞行人员组成,后来加人中方人员。因队徽是插翅的飞虎,人们称之为飞虎队。飞虎队创始人是美国空军飞行教官陈纳德。

  据了解,至抗日结束,飞虎队共击落日机2600架,击沉或重创223万吨日本商船,44艘军舰,13000艘100吨以下内河船只,击毙日军官兵66700名。

  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时,飞虎队大多数队员均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嘉奖,有十多名飞行员获得美英政府颁发的优异飞行十字勋章。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