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百年盐商豪宅面临拆除 曾有座小型空中花园
南岸大兴场是重庆主城剩下不多的百年场镇之一,如今,这个百年水码头正在被拆除。惟一剩下的樊家院子,也成为待拆的危房。这座大院里有精美的石雕木雕,还曾经有过一座小型的空中花园,这些,都向人们展示着当年盐商奢华的生活。
半条街都是樊家院子
樊家院子位于南岸区峡口镇大兴场老街,沿着南山公园路走过大兴场的新街区,可以看到几栋老旧的楼房,站在楼房背后的梯坎上一望,最吸引眼球的是几乎占据了右边半条街的庞大院落。走下梯坎不远,可以看到一个雕饰精美的石制大门,匾额上的字迹虽已模糊不清,但还能看出上面的各种祥瑞图案。
樊家院子前院规模较小,在大门背后有两层木阁楼,中庭则用气派的青石板铺就,一圈两层小楼围绕着天井,底层是青砖砌成,顶层则是巴蜀地区传统的木质立柱、竹篾骨架的黄泥面墙,墙角、屋顶、门廊等处有雕刻着精美花纹的木质装饰,依稀可见当年雕梁画栋的痕迹。后院又比中庭稍小,围墙一律是青砖黑瓦。
樊家院子中最显眼的是一棵老黄葛树,足有两人环抱粗,树冠覆盖了大半个后院,当地住户称,这棵树应当有近百年树龄了。
一天四五十条盐船停靠
这样一座庞大的豪宅,当年是属于谁的?周围的老住户告诉记者,院子的主人原是一家姓樊的商人,是民国时期大兴场一带最大的盐商。
重庆文化名人张老侃说,大兴场紧挨着同样有百年历史的广阳坝水码头,此处扼守长江航道要冲铜锣峡,江上的盐船往往在这里卸货,然后转运到重庆城,而樊家的盐号,就是这环节中的一部分。每天都有一袋袋食盐从水码头上卸到樊家后院的库房里,又从前院的铺面流往整个大兴场,乃至重庆城。也有很大一部分在这里卸货,再送往重庆。当年最繁华的时候,广阳坝水码头是朝天门以下最忙碌的码头之一,一天大概有四五十条盐船要在这里停靠,樊家大院也不仅是做食盐生意,还转运火柴、煤油、棉纱等工业制品。
“跟当年比,现在的有钱人还差得远”
这座宅邸的面积到底有多大?贴在门口的告示牌上,“建面”一栏里的数字是1213平方米,相当于现代的四五栋联排别墅,记者围着大院外墙走一圈,花了足有5分钟。从大门走进去,里面有三重院落,房与房之间由好几条昏暗幽深的走廊相连,好似上世纪80年代的小巷。
在这座大宅院里住了40多年的牟大爷说,这间宅院前后一共30多个房间。前院住的是帮工、仆人,后院的房间大多作库房用,中庭则是主人家住的,各房家人则住在楼上及其他房间里。“这个才是以前有钱人住的房子,现在那些有钱人还差得远。”
樊家大院的管理单位、南岸区海棠溪街道房管所负责人袁立勇告诉记者,院子里目前登记有20多家住户,还有不少房间是空置的,整个大院并不觉得拥挤。
欧洲风格 曾有“观景走廊”
牟大爷说,这座宅邸建于大约100年前,当年宅院的中庭装饰非常精美,直到现在仍能找到一些当年繁华时期留下的踪迹,如带有欧洲风格的立柱、雕饰着精美花纹的木制飞檐和门饰等等。
牟大爷指着中庭四周的两层小楼说,从前围绕着中庭一圈都是一整条悬空的走廊,一是作为二楼各房之间的穿行之用,二来也可以给樊家的少爷小姐观赏风景。后来房屋破落,木制的走廊风化不能走了,就被拆除掉,只剩下一些木架子,就是墙面上那些雕刻着繁复花饰的飞檐。
现状
文管所正努力保住樊家大院
经过了战争时期的短暂繁荣,重庆解放后,樊家大院被收归国有,成为海棠溪街道所属的住宅,陆陆续续安置了数十户人家入住。
樊家大院的管理单位,海棠溪镇房管所负责人袁立勇表示,大兴场一带已列入当地防洪护田工程的二期规划,樊家院子也面临拆除的境地。
南岸区文管所所长冷静告诉记者,樊家大院是近期新发现的一处历史遗迹,目前尚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但文管所正在搜集整理该院的资料准备上报政府,“如果能入选文物保护单位,就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观点
老院子见证重庆历史
“像这种老院子,重庆以前有很多。”重庆文化名人张老侃告诉记者,重庆的各种“院子”,最古老的历史能追溯到明清时期,是“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聚族而居形成的,现在重庆的郑家院子、唐家院子等地名,都来源于那个时代。“这些大院就是整个家族的住所,一般好几代同住在一个院子里;同时,院子就建在离祖坟不远的地方,院子本身不但是住所,也是全族的宗祠。”张老侃说,这些早期老院子的特色,也一直保留到了清末民国时期。
“清末民国时期,老重庆的豪宅主要有两种,一种叫‘公馆’,另一种就是这种‘院子’。”张老侃说,公馆一般是军阀、银行家、社会名流等人的住所,规模很大,设计精巧,建筑也很西化;而院子主要是本地的财主、大商人的宅院,由于宅院的主人往往有钱但权势不大,所以房子一般都比较低调,隐藏在市井中,设计也不如公馆那样精美潮流。“但这些院子一般来说建筑很传统,保留了很多原汁原味的巴蜀特色,可以说是重庆历史的一个见证。”
主城的院子
目前,主城区保存下来的老院子,主要有樊家院子、王家大院和谢家大院三处。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是晚清大盐商、中国近代第一批民族资本家王信文的宅邸,19世纪20年代,王氏家族落户王家沱,创办了“万茂正商行”,专营川盐,王家据此历经五世,生意兴隆,享誉川东。发达后的王信文为自己家族修建了“王家大院”。大院分为两个部分,下院在法国水师营旁,上院在谦泰路,当地原本无名的江沱也从此得名王家沱。抗战爆发后,王家人分散逃难,大院也从此破落,如今,下院已不复存在,上院只剩下了大门和一垛院墙。
谢家大院
谢家大院位于渝中区湖广会馆附近,是上世纪初重庆富甲一方的谢字号绸庄老板的私人公馆,至今仍保存完好,是具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建筑,目前已被列入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与不乏江湖气的盐商宅邸樊家院相比,谢家院子的装饰更为华丽精美。一道镂空雕刻的“遮堂门”将大院分为前厅、后堂,房屋两厢两层,大厅空高近10米,屋内朱红和墨黑的油漆交错,山墙屋脊等处重施浓彩、艳丽明媚,门梁檐角镂雕,贴金线金箔,显得富贵大气。见习记者 肖腾/文
记者 刘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