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剪刀手维达·沙宣病逝 网友剪波波头怀念(4)
他 的人生
母亲一梦开启“美发之门”曾为反法西斯受过伤曾经历刻骨铭心的爱
1928年,维达·沙宣出生在英国伦敦东区一个贫穷的犹太家庭。他的童年颠沛流离,父亲很早就将他们母子遗弃。沙宣5岁时,无力抚养孩子的母亲不得不把他与弟弟送到孤儿院,沙宣的整个童年都在那里度过。
在孤儿院生活的时候,沙宣是个极其活跃的孩子,孤儿院里举办的各种活动中,总是少不了这个古灵精怪的小身影。但是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人宣扬“种族论”、大肆屠杀犹太人,沙宣也遭到了其他男孩的集体攻击,他们恶意地朝他脸上吐口水,骂他是“放高利贷的猪,流着肮脏的血液”。
沙宣在黯淡而混乱的孤儿院里卑微地成长了6年后,他和弟弟被母亲领回了家。母亲遇到了一个好男人,他对两个继子关怀备至,教导他们欣赏贝多芬和马勒的音乐。
母亲一梦开启“美发之门”
沙宣15岁那年,他的母亲做了一个梦,梦见儿子一夜之间长大成人,拿着把剪刀,为一些陌生人剪头发。醒来以后,她回味这个梦,觉得“有一门手艺也不错”。于是不久之后,她把沙宣送到了伦敦东区的一个叫阿尔道夫·科恩的理发师那里当学徒。沙宣后来半开玩笑地说:“母亲强迫我成了洗头童,天知道我那时的梦想是去切尔西踢足球,或者成为一名建筑师。”
最初,沙宣并不是那种出类拔萃的学生,他看上去跟其他的学徒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他却是那里最勤奋的学生。“我知道,在伦敦西区有很多法国、意大利的美发学院,于是我每周有三个晚上会去那些学校听课,看别人是如何发挥灵感的。而美发行业最有意思的事,就是利用别人的灵感,创造属于自己的新作品。”
曾为反法西斯受过伤
沙宣手里握着剪刀,心里却装着国家大事。当时正值“二战”期间,每天,他不会错过报纸上任何一条关于战事的消息,遇到有客人讨论时事,他总要插一两句自己的看法。1945年末,“二战”已敲响了结束的钟声,但纳粹的余孽仍旧苟延残喘。英国出现了以奥斯瓦德·莫斯利为首的右翼法西斯分子,成立了英国法西斯联盟,他鼓动成员在伦敦大街小巷传播反犹太人言论。
沙宣的母亲被莫斯利的心腹尼克斯捉住并杀害。为了给母亲报仇,1946年沙宣加入了一个由前犹太军人发起的反纳粹组织第43集团。“那年我还不满18岁,集团成员大多曾是军队中服役的士兵,他们平均比我大五六岁,许多人还得过军功章。而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个清晨,我遍体鳞伤、浑身脏兮兮地走进发廊,一位顾客对我惊呼:‘你的脸怎么了?’我回话,‘没事,夫人,我不小心被发夹绊倒了’。”事实上,就在前一天晚上,沙宣携刀和第43集团的成员一起与莫斯利的支持者们在伦敦东区进行了搏斗,沙宣因此受了伤。
曾经历刻骨铭心的爱
沙宣的感情生活波折多多。他结过4次婚,第二任妻子为他诞下4名儿女,与现任妻子犹妮的婚姻维持得最长。但最让他难以释怀的,是与初恋情人普兰达的一段生死之恋。
1942年,14岁的沙宣和常来教堂做礼拜的小女孩普兰达相遇,在不断的交流中,一股微妙的情愫在心底萌芽。但后来普兰达的父亲支持莫斯利集团。战事正紧时,普兰达找到沙宣偷偷告诉他:她在家中听到莫斯利集团准备于后天夜里对犹太人的会议地点进行偷袭。但沙宣万万没想到当晚莫斯利的人就包抄了会议地点。在这场近身战中,第43集团伤亡惨重,沙宣对普兰达失望至极,他认为是普兰达出卖了他们。
后来,在出席德国沙宣美发沙龙开幕时,沙宣意外地碰到了普兰达同父异母的妹妹,从她口中得知当年的事情全是父亲一手策划的,善良的普兰达也是其中的受害者。惨剧发生后,普兰达被逼迫嫁给了一个德国的贵族后裔,但得知她曾和一个犹太人有过恋情后,便疯狂地折磨她,还强迫她染上了毒瘾。沙宣后悔自己错怪了普兰达这么多年,随后便与她生活在一起,每天早晨沙宣都会推着普兰达徜徉于花园中,述说着只有他俩知道的往事。不幸的是,一个月后普兰达因肺癌晚期医治无效而死亡。(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