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故宫将坚持公益性第一位

2012年05月14日 13: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故宫将坚持公益性第一位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专访故宫博物院院长

  单霁翔:舆论监督可以使我们更清醒

  故宫的藏品管理制度是全国博物馆甚至世界上博物馆中最严格、最全面的,是落实制度的时候出了问题。我们会创造良好的条件,主动增强故宫工作的透明性、公开性,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故宫

  本刊特约撰稿/吴子茹

  2012年1月,单霁翔接替郑欣淼上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在此之前的一年,故宫一度处于前所未有的批评之中,博物院内隐秘的私人会所、展品被盗、文物损毁……公众开始质疑“这是谁的故宫?”曾师从两院院士吴良镛、并担任过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单霁翔在这个当口上任故宫院长。上任不久,他即对媒体表示,“故宫的工作应该更透明、更阳光。”4月21日,单霁翔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专访。

  “先救命后治病”

  中国新闻周刊:你多次提到过故宫将加强对外开放,那么这个开放会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除了现有的,观众将来去故宫可以参观到哪些地方?

  单霁翔:目前,故宫的开放区域已经从大修前的30% 提高到45% 以上,全部规划完成后开放区与非开放区的比例约为8:2。未来故宫博物院对公众开放的面积大约占全部面积的76%。现在故宫的西部除了武英殿已经以书画馆的形式与观众见面了之外,其他都没有开放。此前,慈宁宫、寿康宫、慈宁宫花园这些地方曾是办公用房和地面文物库房,现处于正在修缮或即将完成修缮阶段。

  中国新闻周刊:增加故宫开放地点的时间表是怎样的?你提到的故宫未来对公众的开放面积将占76%,实现这一目标会是在什么时候?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正在进行《故宫保护总体规划》的工作,下一步的所有工作都要按照规划要求进行。我们初步设想把慈宁宫等区域开辟为展厅,具备整体开放的条件后才能确定。修缮后的慈宁宫、寿康宫都将设立与其风貌相符的展厅,与南部的武英殿等展厅共同组成西部开放区,吸引更多的观众从中轴线分流过来。

  中国新闻周刊:因为游览人数众多,一些很好的展品观众也来不及细看,往往都是走马观花,在增强展览和观众互动方面,故宫会有什么好的举动吗?会不会借鉴国际和国内其他博物馆和美术馆,在重要的展览上设立专业的导览人员耐心地为观众服务?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拥有180万件(套)文物,我院利用数字展示项目增加与观众的互动,并开拓展示空间,已经开发了电子画廊(应用于延禧宫古书画研究中心展厅)、电子说明牌(应用于陶瓷馆、书画馆)、沉浸式音画《走进清明上河图》(应用于书画馆)、《故宫是座博物馆》等多部视频宣传片(应用于太和门等处大屏幕),陶瓷魔镜、裸眼3D等新媒体技术已经尝试制作了多个节目,即将与公众见面。我院书画馆、钟表馆都有常设的讲解志愿者常年提供义务专业讲解服务,2011年在午门展厅举办的《兰亭特展》也尝试提供志愿者讲解服务,都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专业讲解的范围,力求为观众提供更好、更专业的服务。

  中国新闻周刊:可以聊聊故宫的修缮情况吗?进行到什么程度了?

  单霁翔:目前,故宫古建筑修缮共计完成47192平方米,约占故宫古建筑总量的1/4强。故宫修缮工作已经进入常态化修缮阶段,现在有条不紊地按原定计划组织实施,要坚持“先救命后治病”的原则,优先修缮存在严重危险隐患的、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更好发挥社会功能的文物建筑。今后不但要注重文物建筑的大修,还要注重文物建筑的岁修,注重日常的保养和维护,同时还要努力处理好保护修缮工程与正常开放的矛盾。

  中国新闻周刊:从森严的皇宫到如今的博物院,故宫给人的感觉始终是距离大众很遥远,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拉近与大众的距离方面,故宫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和措施?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网站于2001年正式开通,网站日点击率始终稳定在60万左右。故宫官方微博已经在新浪网、腾讯网开通,可以更好地与公众进行互动,向公众介绍馆内藏品、对外展览、为听众答疑解惑。春节期间还举办了为庆祝故宫微博开通一周年,回馈博友系列活动,反响很好。人民网微博也将在近期开通。

  “去年的事件,我们会引以为戒”

  中国新闻周刊:1924年最后一位皇帝离开故宫以后,“故宫是所有人的故宫”就成了一个理想,然而到现在离这一“理想”似乎远未实现,这一点从去年故宫的“各重门”,媒体及社会的炮轰程度就可以看出来。你上任以后也提到“故宫的所有工作,应该更透明,更阳光”,然而这一目标如何实现呢?管理和监督方面,有没有具体的措施?

  单霁翔:去年的一些事件给我们沉痛的教训,我们会引以为戒,请全国人民放心。很多人都觉得故宫去年出了失窃案、瓷器损坏,肯定是安防制度落后、文物管理制度落后。其实不然,故宫关于安全保卫的制度有几十个,专门印刷了一个单行本,保卫人员人手一册,小到钥匙和锁封的领用也有专门的规章。我在文物局的时候就听说,故宫人神经质,经常下班路上因为钥匙还了没有、灯关了没有之类拿不准的事儿重新返回单位,确认没事儿了再走。(故宫)各种应急预案也是健全的,但是一些环节落实不细致、责任心不到位。故宫的藏品管理制度是全国博物馆甚至世界上博物馆中最严格、最全面的,同样是落实制度的时候出了问题。

  社会的监督是保障故宫博物院的事业健康发展的外部条件,舆论监督可以使我们更清醒。在这一点上我们会创造良好的条件,主动增强故宫工作的透明性、公开性,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故宫。

  中国新闻周刊:现有的故宫安保方面是如何做的?故宫的安防设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设立的,那么在增强安保这方面,将来会有什么新的措施吗?

  单霁翔:故宫现运行的安防报警系统是1989年筹划设计,1992年开始施工至1998年1月1日通过了公安部检测中心检测,并经国家文物局组织验收后正式投入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安防系统)经多轮次的专家论证后,2008年10月我院完成了立项、招标等工作,于2009年11月正式开工,工期为4年,预期在2014年完工。

  中国新闻周刊:新的安保技术和设施方面,会有怎样的突破?

  单霁翔:截至2011年12月,施工单位已安装完成的前端报警设备约占总工作量的60%,已投入正常运行的区域有城墙周界防范、神武门城楼、会典馆、斋宫、诚肃殿、景仁宫、养性殿、阅是楼、保和殿西庑等,截止到今年年底,计划将珍宝馆区及东六宫区建成并投入使用。系统的设计是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的,结合故宫的特点,严格执行国家文物保护的法规,注意与古建原貌协调和不破坏历史信息。

  白天对开放地区一些部位,可以根据需要对所发生的情况进行全程图像监控;夜间可利用黑光技术或其他辅助光源,室外摄像机图像质量可提高至清晰辨别人与物体,对重要通道及室内利用辅助光源图像质量基本达到录制取证的需求。防盗控制由单一的室内扩展到室外,通过建立区域性的周界报警和局部的外围预警,实现国家规范要求形成纵深防护体系。值机人员将可以全天候的对各种报警信息进行智能化处理,直接从屏幕上获取报警现场所反映的情况,并在2秒钟的时间内做出准确报警判别,自动联动切换时间不大于4秒钟。

  故宫博物院安防等管理系统希望能够以物联网技术,通过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全球定位系统等多种先进的、综合的信息手段,把特定的对象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特定对象的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故宫的安全设施和技术手段必须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不但需要一流的设施,更需要一流的管理;不但要加大资金投入,还要加强全体人员的素质,提升安全保卫等级,更新安全保卫理念。

  “我们始终坚持公益性第一位”

  中国新闻周刊:故宫的商业化之路也是受关注最多的一个方面,那么故宫会逐渐考虑走商业化之路吗?如何走?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不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平台和窗口,同时也是文物研究、遗产保护、文化传播和两岸交流的重要基地,其历史地位和承载的文化内涵不言而喻。我们始终坚持公益性第一位的主导思想,深刻挖掘故宫藏品蕴含的文化价值。

  中国新闻周刊:研发和售卖衍生品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一些博物馆的潮流,故宫在这一方面会考虑走得更远吗?

  单霁翔:我们每年要展出近1万件的文物,为了配合每一次陈列展览,文化服务中心都会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文化产品,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要求产品开发的元素必须要突出故宫特色,源于故宫文物藏品,产品的色彩、图案、造型、功能等方面都要处处蕴涵皇家宫廷文化特色,使更多的观众能够心满意足地将“故宫文化带回家”。另外,我们拥有全国博物馆唯一的出版社,近年来不断发挥这一优势,出版质量和出版数量不断提升,今后仍将成为故宫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

  服务观众是博物馆的重要责任与使命。大量涌入的观众,对于故宫博物院的接待能力和质量是严峻的考验。作为公共文化设施,故宫博物院应该热情欢迎每一位到访的观众,尽最大努力为所有观众提供优质服务,需要进一步处理好文物保护和开放参观的关系,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