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学满文轶事:上课无聊用脚捋师傅胡须
伊克坦书写的满文对联。 电视截图
本报记者 张贤达
在很多人心中有个错觉,溥仪是被废了的皇帝,他的学业似乎也随之荒废。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庆祥说,溥仪的学业没有荒废,而是像清朝那些皇帝一样,受到了非常严格的皇族教育。这一点从溥仪学习满文一事上就能看出端倪。
■要求严格的满文老师
溥仪的满文老师伊克坦学问高深。起初,他按宫内满文师傅的传统做法,在有皇帝身份的学生面前“立讲”,后来遵隆裕太后命令,才顺从了汉文师傅“坐讲”的习惯。然而,整天埋头于音节语法之中咿呀学语不免枯燥,溥仪学得很不用心,加之这位师傅其貌不扬,身材短小,一脸黑麻,授课时往往正颜厉色,遂使幼年溥仪感到无聊乏味。每逢伊师傅授课,溥仪便坐不住板凳。无奈皇家也有家法,纵然是皇帝也不得胡来,否则让4位皇贵妃知道了是很麻烦的。于是,溥仪也只好收敛心神,在课堂上与老师对坐。偏偏这位伊师傅执教严肃,绝不肯为了取悦皇帝学生而于授课内容之外胡诌八扯。溥仪实在难耐,便把满文课本搁置一旁,或信笔作画,或翻看其它有趣的书籍,以消磨时光。
伊师傅急了,只能责罚伴读毓崇。溥仪明知他醉翁之意不在酒,却顺杆登高,也传旨斥责毓崇。伴读孩子无错受罚,带泪而归,其父溥伦还得入宫陪罪,实属可怜。
■顽童溥仪的满文水平
一天,伊克坦授课完毕,正襟危坐,舒展神情,不料溥仪悄悄脱去鞋袜,隔座将脚丫伸向讲台,又要去夹捋伊师傅的胡须,惹得伊师傅怒吼道:“皇上岂可把老丫丫伸向臣的脸上、嘴边,得勿秽乎?”“老丫丫”即指溥仪的脚,那是宫中特定的叫法,而溥仪的手则被称为“老香香”。
“刚洗过的,哪会脏呢?不脏!不脏!”溥仪慢声慢语地故意气人。
“毓崇听着,汝之所为太失仪了!太失仪了!”气急败坏的伊师傅又不得不向溥仪的伴读泄愤。
“毓崇失仪,得罪师傅,来人啊,传旨杖罚!”溥仪像没事似的,似乎在替老师出气。
伊克坦向毓崇泄愤是冲着溥仪,而溥仪责罚毓崇是不是冲着师傅呢?学生虽小,毕竟是皇上,老师岂能不心存犹疑。于是他向敬懿皇贵妃奏请“开缺”,敬懿温语相劝,再三慰留,并派内务府大臣世续第二天前往毓庆宫“监读”,这件事才算平息。
其实,溥仪到底还是小孩子,怎么会不淘气呢?不过因为身份特殊,平时无拘无束,在师生关系方面便做了一般孩子不敢做的事情,这是怪不得老师的。有的文章因此指责伊克坦“教授无方”是不公允的。曾与伊克坦共处多年的庄士敦这样评价他:“他的性格本没有引人注目之处,却非常乐观、和蔼,这使他在宫内外颇孚众望,深得人心。”
起初,溥仪的满文成绩较差,随着年岁渐长也在不断进步,不但能用满文说日常用语,而且写得也不错了。经过大约4年多的学习,溥仪已能阅读《圣谕广训》、《满洲孝经》等满文书籍了。
王庆祥认为,《清史稿》用“朝夕入讲,遇事进言,忧勤弥甚”这12个字评价伊克坦的帝师生涯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本书中伊克坦的本传还特别提到1917年7月上旬“辫帅”张勋进宫那几天的事:“丁巳复辟,润庠已前卒,宝琛为议政大臣,伊克坦一不争权位,日进讲如故。及事变,誓临危以身殉。”溥仪对伊师傅也愈来愈敬重,早在1915年,溥仪就曾特赏黄绢对儿一联,文曰:“世臣喻乔木,晚节视黄花”以称颂其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