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铁忆与毛主席共舞:他跳四步脚步有些乱(图)
记者王娟
“延安文艺座谈会没召开多久,毛泽东主席亲自来到我们鲁迅艺术学院,向全体师生传达文艺座谈会讲话内容,那时,我还是鲁艺文学系的一名学生,有幸面对面聆听了主席的演讲。”昨晚,在武汉市第六医院干部病房里,93岁的黄铁老人追忆起70年前那难忘一幕,仍激动不已。作为叙事长诗《阿诗玛》的第一作者,这位享誉文坛的文艺老战士激动地表示:没有延安座谈会的讲话精神作指引,也许就没有她后来的文艺创作道路。
黄铁出生于武汉,父亲黄负生是我党建党前全国最早的57名党员之一。1938年,从湖北省立师范毕业的黄铁和哥哥黄钢作为烈士子女,经武汉八路军办事介绍,奔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入党,后转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院学习。
■ 主席的湖南口音很亲切
鲁艺院址在桥儿沟,与中共中央所在地杨家岭仅相隔一个飞机场。老人还清楚地记得,那天,穿一身灰布八路军军装的毛泽东只身来到鲁艺,除了随行的警卫战士,没有其他中央首长陪同。当时,鲁艺全体师生数千人,全部在大操场上集中,毛泽东站在大操场上演讲,操场没有专设主席台,主席的面前只摆放了一张铺着布的小桌子。
“我带着小板凳坐的位子很靠前,与主席很近。那时,他正值中年,精力旺盛,讲话富有激情,嗓音也很大,尤其是他那口湘韵浓厚的湖南普通话,听起来让人觉得亲切。”黄铁老人回忆,那天毛泽东在鲁艺大操场上,从早上一直讲到中午,足足讲了三四个小时。她说,毛主席的讲话很有针对性,他提出我们的文艺究竟为谁服务的问题,并号召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为工农兵群众服务,也就是后来的为人民服务。“主席讲到精彩处,操场上就会响起掌声,演讲结束,场上掌声经久不息。”
■ 同受指引
病房里,黄铁老人找出一张自己在延安抗大学习期间站在学校小山坡上的照片。照片中,年轻的黄铁身着军装,系着围巾,意气风发。“鲁艺的大操场旁边有一个大礼堂,每到周末都有舞会,毛主席和周副主席也经常来这里跳舞,有一次,我还和主席跳了一曲呢。他跳四步,但有时脚步有些乱。”回忆起与主席跳舞的这个小细节,老人风趣地笑了,像个调皮的小孩。
1945年,黄铁从鲁艺毕业,被分配到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任典狱科长兼监狱看守所教员。解放初期,她还曾任武汉市委宣传部文化科长、武汉市妇联宣传部长、武汉市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及《工人文艺》主编,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等。老人说,毛泽东的延安座谈会讲话,对她后来的文艺创作和工作生涯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当年,和她一起在鲁艺操场上亲耳的哥哥黄钢,后来则成长为我国著名的报告文学家——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