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选主持人不是选美 长相不该是重要因素
日前,在天津卫视求职节目《非你莫属》中,求职者郭杰被BOSS团质疑学历造假后当场晕倒,引起轩然大波。随后,李开复在网上发起抵制《非你莫属》的活动,短期内获得十余万网友的支持。天津卫视对此事件发表声明,但声明中所说的“在整个面试的过程中老板们也处在一个竞争的环境当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纰漏和错误”,被网友指为缺乏诚意。
最近,《非你莫属》节目主持人张绍刚也在节目和网络上同时回应称:“如果在这个平台上我们说错了什么,无论是我还是我的老板,大家都愿意坦诚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去纠正,有错必纠、必改。但是,该坚持的,我们仍然会继续坚持下去。”
包括此前对求职者刘莉莉的过分责难,一直以来,《非你莫属》节目和主持人张绍刚都受到很多网友和观众的非议。但其节目风格依然故我,究竟是什么,让一个电视节目,让一个节目主持人,对这些普通的年轻人缺少宽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周小普说:“不管怎么样,一个主持人,都应该是出于公心的,在公共平台上体现公众利益,保持平衡公正的态度。不顾及他人感受、太过情绪化、发表非公益内容的,都不是合格的主持人。”
主持人人品很重要
北京晨报:《非你莫属》最近因为郭杰晕倒事件引起了很多非议,您怎么看?
周小普:电视是公共平台,不是职场,而且即便是真的职场,也很少有人这样对待一个年轻人,这可能给年轻人造成很大的伤害,心理脆弱一点的,可能因此而造成不可弥补的损伤。
北京晨报:该节目主持人张绍刚的表现,也是网友批评的焦点,在您看来,主持人做错了吗?
周小普:我在不同场合接触过许多主持人,张绍刚也接触过。我觉得,不管怎么样,一个主持人在节目中,都应该表现出对公众和社会的尊重。他应该保持一个平衡、公正的态度,表达出正常的情感,应该对嘉宾、观众具有人文关怀。如果太情绪化,不顾他人感受,或者发表一些非公益的言论,是不合适的。
北京晨报:也就是说主持人个人的行为应该有严格的约束?
周小普:对一个主持人人品的要求应该是相对较高的,不允许有过大的偏差。他们对社会要有积极的建设态度,具有正义感,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个事件中,主持人的表现显然不妥。
选择的标准有问题
北京晨报:主持人的选择应该是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周小普:我们对于主持人的选择,多年以来一直都存在着很大的误解。直到现在,长相、声音仍旧是重要因素,这是不对的。选择主持人不是选美,不是超级女声、快乐男生。主持人应该是一个传达主流价值观的人,他被众人所关注,应该在社会文化的建设中发挥正面的作用。在公共平台上的表达,应该掌握恰当的分寸,表现出善意的情感,能够正确理解和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北京晨报:这种错误的标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周小普:在今天,电视媒体虽然受到新媒体的挑战,但仍旧是第一媒体,是受众最大的媒体,它所表现的态度、价值观,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做事方法。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观众心里的地位非常重要,影响力甚至远大于许多官员、代表。因此,主持人应该是引领现实情感表达,引领关注点和价值判断的人。如果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价值观有问题,其结果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价值的混乱,在今天这个社会转型、价值重建的时代,尤其需要引起重视。
长相、声音、表情……多年以来,这些外在的东西一直都是选择主持人的第一标准,然而,作为每天和观众见面的人,究竟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做主持人?
周小普说:“在今天,主持人出现了种种问题,但这些不仅是他们个人的问题,更是媒体管理和运作中的问题,也是教育的问题。可以说主持人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观众选出来的。今天的困局在于,有的电视台任用了一些道德感不强的人作为主持,他们在节目中挟其掌有的控制权,不公平地对待他人、处理议题,这就像是用机关枪在打手无寸铁的平民,是没有道德的表现,这样的人,不可以成为主持人,不可以成为公众人物。”
主持人不该高高在上
北京晨报:《非你莫属》事件中,观众、网友的批评和电视台、主持人的应对,您怎么看?
周小普:对于这个事情,网上的反弹和批评非常厉害,我觉得这种反应是真实的,网友对于事件没有相关的利益,他们的看法、评价是真心的表达。这是一个很好的讨论机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主持人?而事涉主持人,也应该很好倾听民众意见,反思自己的做事方法,他目前的应对、声明中看不出这样真诚的态度。
北京晨报:主持人总是备受关注,也很容易获得尊敬,为什么这一次受到这么多的非议?
周小普: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他对某一个人的态度,而是他对自己、对他人的态度是否正确。主持人站在电视这个公共平台上,需要对国家民族的利益有一种内在的认同。然而,如果他把自己和别人放错位置,甚至在内心里看不起别人;或许当他在节目中没有评判权或是主持那些不需要有个人判断的节目时,还不成问题,一旦他们手里握有评判权,就会本性暴露,带来伤害,出现问题。这时候受到伤害的不仅是受害对象、现场嘉宾、他自己,还有那个启用他的媒体以及媒体的形象。
媒体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北京晨报:在您看来,这样的主持人,这样的电视节目是个例吗?
周小普:应该不是,这样的节目有不少,类似的主持人并非一个。
北京晨报:张绍刚是大学教师,现在不少大学教师进入主持行业,这按说应该是比较好的选择,可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么多问题?
周小普:教师群体,应该是比较适合被选为主持人的。教师的一个基本素质就是口才好,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教师都可以做主持人。关键在于他说什么。主持人是一个面对众多观众的角色,是一个公众人物,对他的一言一行有着特殊的要求。所以在选择上应该非常慎重,要有一些道德品质、价值观、心态情感、表达方式、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这一点,电视台显然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所以,这往往最终不是某个主持人个人的问题,更是媒体管理和用人的大问题。
传声筒不再适合今天
北京晨报:您所说的更大的问题是什么?
周小普:第一,选择主持人的标准。直到如今,声音、长相仍然是重要因素,主持人本身的品德、素养、价值观等反倒其次。第二,对主持人选择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时候,选择的权力在节目组,当事人往往采取最省事的方法。我曾经问过电视台的人,为什么选择某个人做主持,他说因为用他制作节目省事,他很能说,不用给他写太多的稿子。这样判断的标准就完全变了。
北京晨报:这种标准是如何产生的?
周小普: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历史传统。主持人是从播音员发展而来的。1940年延安创办第一个电台,当时电台设在离延安19公里的山沟里,设这么远,第一是为了避免敌机轰炸造成损失,第二是当时的条件困难,山沟里比较安静,干扰较少,可以省去隔音等设施。这样播音员全在山沟里,稿子是新华社写,每天由通讯员骑马送来,造成播出和制作分离。那个时代,播音员只是念稿子,没有自主表达。这也就成了传统。
北京晨报:这种标准在今天是否已经不适合?
周小普:当然。当初电台主要是舆论的宣传机构。在今天,广播电视的功能已经多元化,有了许多新的功能,但是主持人选拔的方式仍旧没变,自然不再适合今天的媒体了。
主持人是社会的黏合剂
北京晨报:那么在您看来,当今时代,什么样的人可以做主持人?
周小普:现实中的主持人,应该是社会中优秀的人才,同时也是为大家所喜欢的人。优秀的人才不必多说。第二个被大家喜欢并不容易,实际上大部分人是不适合的,不是没有能力主持,而是不适合做主持人。特别是日播节目中的主持人,每天都要和观众见面,只有那些天生的舆论领袖,不依靠任何权力胁迫、利益诱导,就能够让大家喜欢和他沟通交流并且不会腻烦的人才最适合。这样的人做主持,会成为媒体与社会的黏合剂,体现出媒体自身内在的价值观,传达出善意、友爱、对他人的体恤,表达出正义、公平的态度。
北京晨报:这样的主持人如何选拔呢?
周小普:不是通过某种权力渠道,不是电视台自己选出来的,而是观众用投票选出来的。在国外,很多主持人原先都是出镜记者,在长期的工作中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喜欢,最终才成为主持人。但是我们大多是电视台单方面的选择,而且一旦主持人成名,立刻就成了全能型人才,什么样的节目都主持。其实不应该这样,哪里有那么多全能型的,人大多数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比如华莱士,他也不是全能型的,就适合做挖掘内幕形态的节目。
长相、声音不是唯一标准
北京晨报:我们有专门的学校,有专业的教育,为什么还教不出来合格的主持人呢?
周小普:因为主持人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观众选出来的。就我所见,我们的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都有不足。我们只看到这些专业生,长相如何好,声音如何好,但是内在品质呢?往往没有注重,没有考核。
北京晨报: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
周小普:就是不该有这样用长相和声音作为选择标准的念稿子机器的培养方式。当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在念新闻的时候,在他们眼里,稿件只是一行行文字。他们甚至把利比亚念成利比里亚,这样的人,凭什么就因为一张文凭而掌握对公众发言的权利呢?我特别反对这样的选拔方式,很多业内专家学者的意见也和我的一样。我们曾经写文章呼吁广播电视机构不要只用这样的人。应该选用一些资深记者、优秀编辑来做新闻主持,他们对新闻的把握一定更好。
北京晨报:那么有没有办法改变当下的现状呢?
周小普:不用改变,主持人是教不出来的。关键在于选拔方式的改变。要让真正懂新闻的人做新闻主持,让懂其他专业的资深人员做该类节目。让那些真正优秀的人才,能够秉持主流价值观、能够引领社会舆论,能够保持平衡公正,有热情、有追求、有天下情怀的人成为主持人。这应该成为中国电视人的共识。晨报记者 周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