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流传千年韶山山歌寻传人 曾唱响国家大剧院

2012年06月06日 10:36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0)

  去年年底,第三届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朱迅(中)与毛继余(左)、毛爱霞(右)聊山歌。欧阳天 摄(资料图片)

  记者 朱炎皇 通讯员 谢维

  相传韶山因舜帝南巡在此演奏韶乐,“箫韶九成、凤凰来仪”而得名,温和柔美的韶乐与当地民俗日渐融合,从而形成了曲调丰富多变、旋律优美动听的韶山山歌,其以方言演唱为主,是农民对生产生活发自内心的倾诉。近日,韶山山歌被列入湖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韶山市也正式公布韶山山歌传承人毛继余和毛爱霞为该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记者昨日专访了毛继余,听他讲这种濒临失传的山歌“峰回路转”的故事。

  忆往昔,韶山春插山歌起

  春光明媚,韶峰山下,人们正埋头在水田里插秧,这时,一阵悠扬的山歌响起,大家放下手里的秧苗,跟着一起唱起来……这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韶山冲里春插时节最常见的一幕。

  “那个时候,不管是插田、砍柴还是做其他农活,大家都喜欢唱几句山歌。”毛继余说,“只要哪个一开腔,大家就跟着和起来了。”今年68岁的毛继余和他的搭档已是73岁高龄的毛爱霞被公认为韶山山歌的传人,被誉为“山歌王”。

  毛继余从小就听村里的老人们说,在历史的长河中,温和柔美的“韶乐”与当地民风逐渐融合,从而产生了曲调丰富多变、旋律优美动听的韶山山歌,唱的大多是劳动人民的农耕生活、爱情故事等,以七言三句体或五句体为主,代表作品有插田歌、扮禾歌、收工歌、思郎君等。这种山歌靠村民们口耳相传,在韶山市韶山乡、大坪乡和杨林乡及周边流传了近千年。

  红遍天,挑担茶叶上北京

  上世纪60年代,一首《挑担茶叶上北京》红遍大江南北。这首歌也让作曲家白诚仁一举成名,这首歌的结尾曲调就是典型的韶山山歌。韶山山歌走出大山,带着它独特的腔调走向了全国。

  1960年冬,毛泽东回到长沙,歌舞团决定为毛主席献上一曲韶山山歌,白诚仁接受了改编山歌的任务。那天,他和著名歌唱家何继光共同为毛主席演唱韶山传统的高腔山歌《插田歌》,由何继光领唱。毛主席听了,放声大笑,他站起来,主动和何继光握手,表示赞许。之后,白诚仁就根据这首山歌的曲调谱写了歌曲《日出韶山东方红》。

  一聊到韶山山歌,拘谨的毛继余老人立刻有了神采。他张口就来了一段:“这山望见那山高,望见地上就捡柴烧,我的妹,冒得柴烧,哥来捡,冒得水来,哥来陪你挑哟……”尽管年近古稀,但他依然中气十足,颤音、滑音等高难度的歌唱技巧也都游刃有余。

  2008年5月,毛继余和搭档毛爱霞受湖南交响乐团之邀,在国家大剧院演唱韶山山歌。“我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可以在北京唱山歌,唱完后,台下好多人争着要跟我合影。”毛继余说。

  看今朝,后继乏人寻传人

  然而,辉煌掩不住眼下的尴尬。随着农耕文明的衰落,山歌失去了依存的土壤。老年歌手相继去世,年轻歌手后继乏人……韶山山歌面临失传的危机。据韶山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介绍,韶山山歌的传承人仅34位,其中真正掌握山歌演唱技巧的只有几个人,而且大部分是老人。 

  韶山山歌的危机引起了韶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韶山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同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整理收集歌曲236首,歌词5000多字,并组织山歌能手试点教学。2008年,韶山市成功举办了首届韶山山歌大赛。今年5月,韶山山歌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北京、台北、长沙、湘潭等地演出时,毛继余都能感受到观众们对韶山山歌的热情和喜爱。他告诉记者,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开个培训班,教大家唱山歌,“学的人多了,肯定会有几个学得会的。”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