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夺冠梁晓声欣慰:青年人别把文艺当娱乐
编剧梁晓声
现在假如让80、90后按照电视剧观看习惯来进行表决的话,这个选题已经被他们淘汰了。但是,如果剧本出来了,他们说我们不愿意看,我们就要放弃么?如果他们说只写爱情就够了,我们就妥协么?绝对不。该不妥协的绝不妥协。我们不期望那样的一些青年,他只把文艺就当成娱乐。如果那样的话,我可以坦率地说,这部戏不适合他们看,我个人不觉得遗憾。
曾经创作《雪城》、《今夜有暴风雪》、《年轮》等知青作品的著名作家梁晓声,时隔30年,再度创作同类型题材《知青》。虽然此前他多次公开表明不再碰知青的题材,但是什么原因让他再次接手这一题材,这一次他想传达的是怎样的情怀?对强大的收视压力,他又是怎样面对的?昨日下午,就这些问题,梁晓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1
青年人喜欢,觉得很欣慰
记者:《知青》收视统计已经出来,收视夺冠,之前有这么高预期吗?
梁晓声:不但我没有预期,导演本身也没有预期。因为这个剧不同于其他剧。我们正处于一个娱乐文化为主的时代,这个剧本身又是过于严肃的历史回顾,还有对人性人格的深沉思考,加上所表现的时代背景是很压抑的时代背景。但是虽然我们估计到这一点,也不想迎合当下的娱乐文化。因为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化,还必须有体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责任的作品。关于这一点和导演、艺术总监都反复强调过,一定要保证剧的品质。
记者:电视剧播出之后,我们注意到,其实也有80、90后这样的观众在关注。
梁晓声:我听了很高兴,年轻人会喜欢看。现在正处于一个特定的时间,高考和中考,不要说青年人,整个家庭都是关电视机的。这种情况下,能受到青年人关注,非常欣慰和意外。
记者:应该让年轻人关注哪些内容?
梁晓声:那个时代距今40余年,是他们父母辈的经历。我觉得这代人通过这部剧,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他们的父母,青春期的自由天性被极大的压抑。没有升学机会,几乎只有一次恋爱的权利,返城后几乎又从零开始。下一代人应该了解这些,对曾经是知青的父母应该感恩。尤其是比较优秀的下一代,更应该了解你是被什么样的父母拉扯大的。
2
不期望青年把文艺当娱乐
记者:现在再创作这类型的题材是否会有压力?
梁晓声:审查时是有,压力很大,给导演打电话说如果我自己是审片人,我自己创作的,让我签字,都会提笔犹豫,迟疑再三。因为题材敏感,每个要放行的人都会有压力和责任。我们有压力,也给别人造成压力,但这个剧又这么快通过,以前觉得他们审片多么严,但这一次,他真的看到这个剧的主题内容是结实的,传达的思想是正确的。
记者:会向受众和市场妥协吗?
梁晓声:这个绝对没有。我给导演写了三封信。我说我们在做一部作品,这个年份应该出现的作品,我跟导演这样说:现在假如让80、90后按照电视剧观看习惯来进行表决的话,这个选题已经被他们淘汰了。但是,如果剧本出来了,他们说我们不愿意看,我们就要放弃么?如果他们说只写爱情就够了,我们就妥协么?绝对不。该不妥协的绝不妥协。我们不期望那样的一些青年,他只把文艺就当成娱乐。如果那样的话,我可以坦率的说,这部戏不适合他们看,我个人不觉得遗憾。当然,年轻人不都一样,仍有些人渴望看。我们的行为使他们看到了。
3
文学作品要有
自觉性和责任感
记者:想通过这部剧传达什么?
梁晓声:知青一代经常聚会在一起,经常回到下乡地方看一看。虽然时代不堪回首,但温暖依然存在。如果毫无温暖,某些被打入另册的青年他们的命运是不堪想象。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周萍身边多了一个吴敏,少了一个赵天亮,又少了孙曼玲的话,她自杀是肯定的。要认识那个时代,它离我们并不遥远。一个人在特殊年代,能够履行向善的行为准则么?如果履行了对自己还不利,他还要继续履行么?建国以后我们文化中对这种人格教育相当少,文学作品也相当少,我们希望在剧里多少养成那样的文化元素。
举一个例子比方说《悲惨世界》,我们看到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多少有些理想化,那就问雨果为什么要这样,他希望当时人物的光辉普照到人的心灵,觉得我们这样做是应该的,不愧对人的称号。我们的文学也应该体现这一点,而不仅仅提供娱乐。
记者:您写《今夜有暴风雪》之后《雪城》,到现在《知青》,其实都是描写知青的。过了三十年,今天您为什么还要写知青?要回答社会的是什么?
梁晓声:当年写知青只不过想回答社会,经过这十年,这个群体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人格、人性的变化。但现在过了三十年,情况有变化,那个年代离我们愈加远了,记忆开始变得模糊,文学尤其影视作品呈现的少了,因此逐渐的对那个年代的人们的伤痛的陈述表达也相对少了。一些作品又有去年代感,造成今人的错误认识:那个年代是不是更理想的年代,是不是更平等的年代,那个年代的人们幸福指数是不是更大,那个年代的青年人生活是不是更浪漫更快意?渐渐那个年代在文艺中被过滤、屏蔽、遮掩,最后可能被漂白。这对一个国家是要命的。我们都是那个年代的见证人,我们要思考文化和文艺的责任问题,别人可能绕行,但大家都规避的话,谁来体现自觉性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