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振业火柴公司:火车存放23年仍能点燃(图)(2)
火柴工业“托拉斯”:三地设厂,火柴产量占全国十五分之一
当时,国内几家日本火柴厂生产的火柴,药头均采用冷胶,只有振业火柴公司与众不同,制作火柴时采用热胶,药头光滑,不易受潮,发火有力,一经上市,迅速占领了津浦路、陇海路沿线的火柴市场。
五四运动爆发后,国内抵制日货的呼声日益高涨,振业火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1920年,丛良弼增资20万元,在济宁设立分厂,生产“济星”牌火柴。1928年,他又增资30万,在青岛开设分厂,主要生产“蜘蛛”牌火柴。同时,还开设了制梗工厂和铁木工厂,振业火柴公司的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所产火柴除行销国内市场外,还供出口。1933年,振业火柴公司达到鼎盛时期,产量占全国的1/15,济南、济宁、青岛三厂年产97000箱,共有员工3000多人,雄厚的资金,先进的工艺,广阔的市场,振兴火柴厂在国内成为行业之冠。通过和丹华、华北等国内火柴生产厂家的共同努力,这批新兴的民族工业,彻底结束了日本、瑞典火柴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火柴。
1937年,日本侵略军强行联营,振业火柴公司沦为敌产。1945年抗战胜利后,火柴厂重新由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接收。1949年后,中国火柴生产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和半自动化。1953年开始,人民政府开始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了加强对私营工商业的领导,1954年11月,中共济南市委工作组进驻振业火柴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振业火柴公司于1955年4月实行了公私合营,更名为公私合营济南振业火柴厂。1955年12月,益华、华成、国华、胜利四家火柴厂一起实行公私合营,连同已经合营的鲁西火柴厂、裕华火柴厂、济南盒梗厂同时并入振业火柴厂,仍称公私合营济南振业火柴厂。原属振业的济宁、青岛、蚌埠分厂均移交当地政府管理。1982年,在济南火柴厂(振业火柴厂)建成了中国第一条火柴连续生产线。
火柴质量闻名全国:存放了23年的普通火柴仍能点燃,火焰耀眼
民族资本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生产技术仍然领先全国。在火柴还是人们基本生活资料的时候,济南出品的火柴就是质量的保证。
张老告诉记者,当时振业火柴厂制作火柴所用的原料主要是木材和化工原料。“木材主要用于制作火柴梗,以东北的杨木和椴木为最好,制作的火柴梗很耐烧。你别看这火柴头小,里面就有20多种化工原料,最主要的是氯酸钾、红矾和明胶。制作火柴时,先把原料搅拌均匀,蘸火柴头,烘干,然后装盒”。张老说。
张老拿出一盒1989年生产的火柴,大红的“书皮”上印着一条可爱的小蛇,因为这一年是“蛇年”。火柴的侧面则是“吉祥如意”的字样。“这些火柴有20多年了,还能划着吗?”记者好奇地问。张老从火柴盒里抽出一根扁扁的火柴,轻轻一划,火柴头瞬间点燃,焰头稳定,烧了足足20秒才熄灭,火焰明亮耀眼。张老说,一般情况下,火柴两年就失效了,但振业火柴厂23年前生产的火柴,品质依旧如初。
“这是一盒普通的火柴,既不是防风火柴,也没有加入什么特别的配方,完全是凭借质量超群。”张锐老人向记者进一步介绍,这让在场的记者十分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