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建言山西“关公信俗”申遗
中新社太原6月11日电 (王燕君)“关公信俗受到世界华人的追随,传承人群体庞大是一大亮点。”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副主席、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中国区主席陈平女士11日在山西表示。
9日至11日,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IOV)专家学者一行,在世界文化遗产山西五台山、平遥古城考察,同时,为“关公信俗”进入世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言献策。
“关公信俗”属于民间信俗,是民间信仰关公各种习俗的统称,是一种民间信仰文化。2008年6月7日,“关公信俗”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6月12日,山西运城正式宣布“关公信俗”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平说,“非遗”是由中国文化部推荐,然后由各国现场投票选出。她指出,关公在海外华人中具有超越宗教的影响力,山西方面要数据化呈现这些部分,包括关公庙宇的建造及神位的数量等,以此打动评选者。
据统计,世界对于关公的崇拜和信奉已达168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还有如美国纽约关帝庙、新加坡坡女皇镇忠义庙、马来西亚华侨关帝庙等新的关庙在海外创建。
“要善于运用关公信俗的影响力。海外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人关注关公。它的群众基础、传承人以及传承范围是无法比拟的,同时要给出清晰的传承理由。”陈平说。
“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大多是以戏曲、说唱、技术类为主。像关公信俗这样国家级、国际性的民族文化习俗,目前还很少。”陈平表示。
2009年9月30日,作为中国第一个信俗类非遗保护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妈祖信俗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关公信俗申遗的最终结果将在今年年末揭晓。如果此次成功,这将是中国第二个信俗类非遗项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