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加强南海水下文物保护力度
6月14日,海南省文物局和琼海公安边防支队在潭门渔港共同举办“南海伏季休渔期法制宣传暨水下文物保护启动仪式”,此举旨在增强南海渔民法制和保护水下文物意识。中新社发 骆云飞 摄
中新网潭门6月14日电 (王子谦)14日上午,海南省文物与边防部门在潭门渔港共同举办“南海伏季休渔期法制宣传暨水下文物保护启动仪式”,此举旨在增强南海渔民法制和保护水下文物意识。
海南省文物局局长王亦平介绍,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有丰富的海底文化遗存,“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南海沉船量为124艘,按船货平均运载量计算可达5万件,目前发现的沉船总量在不断增加,据国外数据不低于1000艘。”他表示,南海水下文物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除经济、艺术、科研价值之外还具有独特历史价值,在维护国家主权、解决领土争端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丰富的南海文物亟需保护。2000年以来,仅琼海潭门边防派出所共缴获各类水下文物2000余件,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文物1000余件。“远海地区大部分岛礁无人驻守,管理很难到位,高额利润加上监管真空造成了非法盗掘,”王亦平表示,目前南海破坏程度超过80%的文物遗址已超过一半,加强水下文物保护刻不容缓。
王亦平表示,目前海南省与公安部进行联合调研,将在西沙无人区建立海上监管平台,利用GIS和RS遥感系统以及视频进行监控,“未来将在西沙永兴岛建立中继站,用卫星传输等技术把相关数据实时送到本岛文物、边防等单位,有利于在远海加强执法力度。”
王亦平说,海南省将在西沙北礁、华光礁、玉镯礁、永乐环礁等盗掘频繁的区域划定4个水下文物遗产保护区,更好的保护南海水下文物。
潭门边防派出所所长朱立明说,该所正利用“南海海上110”对作业船只进行严格监管,将继续编印《法制宣传单》宣传文物保护知识,通过与渔船逐一签订《水下文物保护责任书》和“文明守法船”的评比,引导发动渔民参与文物保护工作。
今日边防部门从远海作业渔船中评出15艘进行表彰,“南海也属于我们国家,渔船要懂得保护文物,如果捞到就交给国家,”船长卢先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