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河南省14家非时政类报刊社完成转制改革

2012年06月15日 18:16 来源:大河网 参与互动(0)

  改制让企业尝到甜头,这仅是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

  目前这项改革正在我省积极稳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88家国有文艺院团中,有142家已完成改革任务

  39家非时政类报刊社,有14家已完成转制改革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扎实有效,有线电视网络整合积极推进

  □首席记者路红张体义

  引子

  6月13日,在内蒙古与宁夏交界处的阿拉善左旗,一支来自平顶山市宝丰县的民间演出队伍正在舞台上为当地群众表演魔术《幻影天使》。台上灵光四射,台下欢呼雀跃。

  这支队伍来自宝丰县演艺集团。这艘民间演艺“大船”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走出了一条资源优化、团结协作的发展之路。

  宝丰县演艺集团只是河南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小小缩影。近年来,我省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文化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今年2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对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要在党的十八大前基本完成一般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新闻网站等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基本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基本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整合。

  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后,我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按照中央确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迅速行动,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改革推进表

  4月6日

  河南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对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并提出明确要求:“提升思想认识,积极稳妥推进,坚持实事求是,创新体制机制。”

  河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发出一号文件——经省委批准,省文化强省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已经更名为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也进行了调整。更名,意味着文化体制要改革,更要发展;调整,让领导小组的领导阵容更为强大,领导力更强。

  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还出台了二号文件,内容是“2012年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要点”。据悉,省文改发领导小组紧锣密鼓地开会,重点研究国有文艺院团和非时政类报刊改革方案和配套政策。

  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对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排定河南文化体制改革“时间表”,公布首批改制名单;确定了2012年度30家重点文化企业名单。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在讲话中指出,要切实增强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今年我省要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基本完成既定的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任务。

  这次会议上,还就“全省国有院团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全省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征求意见。

  很快,这两个实施办法就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为全省重点领域的改革提供了有力指导和政策保障。

  改革任务书

  全省共有188家国有文艺院团,力争上半年基本完成155家国有文艺院团的改革。选择符合本地实际、能够发挥优势的改革路径,能转制的就转制,该撤销的就撤销,要划转的就尽快划转。

  9月底前,完成第一批39家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要“关停并转”一批不符合资质或严重亏损的报刊,提高报刊集中度,做大做强主流媒体。

  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和有线电视网络整合。

  改革成绩单

  如今一个月过去,对照这份“任务书”,我们已经看到了一张成绩不菲的验收单——

  188家国有文艺院团中,有142家已完成改革任务;39家非时政类报刊社,有14家已完成转制改革;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扎实有效。

  昨天,从省文改办了解到一组数据。这组扎扎实实的数据,也许更能体现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的成就——

  在全国率先设立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加大扶持力度,为改革发展创造新经验,探索新路子——

  如在古城开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组建成立了“开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开封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歌舞剧院、电影公司及所属五县电影公司、电影院转制组建新公司工作全部完成;开封日报社已全面实行采编和经营分离,印务、发行、广告等实现了市场化运营。开封电台的经济频道,电视台的社会生活频道、文化影视频道等已实行企业体制;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积极推进,147家出版发行单位、53家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全部完成转企改制。

  改革给艺术院团带来了新的活力——

  商丘市豫剧团整合文化资源,组建商丘演艺集团。创新走出了一条“集团+经纪人+市场”的发展路子,目前在全国21个省区市300多个市县拥有演出基地,形成了遍布全国、延伸海外的一套演出网络;洛阳豫剧团改制为洛阳市豫剧院演艺有限公司后,人员积极性充分调动,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演出497场,其中在基层演出478场,收入达到206万元,演职人员平均收入由以前700多元提高到现在的1400元。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扎实有效,18个省辖市本级和158个县(市、区)组建了统一的综合执法机构,9个省辖市本级和118个县(市、区)完成“三局合一”;6个省辖市完成电台电视台合并。全省18个省辖市本级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已经完成,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县级有线电视网络整合。

  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进一步深化,全省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普遍推行了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增强了发展活力。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大地传媒”2011年成功上市,成为全国第六家在境内上市的出版传媒企业。

  实例 A

  “宝丰现象”叫响全国

  宝丰县演艺集团挂牌运营以来仅去年就收入两个亿

  宝丰县是全国著名的魔术之乡、曲艺之乡。全县有魔术、曲艺民间表演团体上千家,3万余名从业人员遍布全国,形成了宝丰独有的文化产业和支柱产业。但民间演出团体文化水平低、营销手段落后、剧目缺乏创新等问题,也影响着整个宝丰演出团体的声誉和经济效益。

  2006年,宝丰县演艺集团成立。集团将“散户”收编成队,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策划、统筹演出。这一改革迅速得到市场和观众的回应:效益上升,“宝丰现象”叫响全国。

  宝丰县演艺集团自挂牌运营以来,经济效益连年翻番,仅去年就收入2亿元。

  B

  “省歌”华丽转身

  从国有院团到现代企业

  艺术接“地气”,挣钱哗哗的

  位于郑州市紫荆山路与城北路交叉口附近的河南省歌舞剧院,从1958年就在那儿了。老郑州人习惯称这个原来叫做省歌舞团的单位为“省歌”。

  长期以来,从“省歌”走出来的人都很风光,长得好看,穿得时尚,而且连发型都和常人不一样。不过,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虽说是国有的院团,但有时候竟然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没钱。

  现在,“省歌”可不同了。2009年11月10日,在原省歌舞剧院的基础上,河南歌舞演艺集团挂牌成立。这个新组建的集团公司,下辖河南交响乐团、河南民族乐团、河南省歌舞剧院、河南省曲艺团、河南省木偶剧团,还有舞台艺术工程公司、演出推广中心、培训中心、演出公司以及中州剧院、音像出版社等单位。

  “省歌”是全省院团转企改制的试点单位。从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变化巨大: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班子等管理组织,过去的院长如今成了董事长;分配制度上,岗位不同,贡献不同,收入也不同;建立了新的生产机制、营销机制;“分级管理、一团一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总之,高高在上的艺术开始接“地气”,真正与市场接轨。

  两年多来,年迈的“省歌”重新焕发了青春,展现出无尽的活力。这棵“梧桐树”不仅吸引了一批批文艺人才从全国各地而来,还吸引着一些国际一流大师投入到河南的文艺事业中来。“过去我们求人才,现在人才找上门。”河南歌舞演艺集团董事长周虹说。

  “我们是改制了,搞活了,壮大发展了。”“省歌”的人这样评价说。一组数字更能阐释集团近年来的效益。据统计,2010年,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实现演出收益988万元;2011年演出收入突破1400万元。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