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澄江化石地冲刺世界自然遗产 禁采矿少挣百亿
澄江帽天山动物化石群展览馆 王小琴
澄江化石地申遗项目将提交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6届会议表决,会议6月24日至7月6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6月23日,玉溪市副市长杨洋率队、18人组成的玉溪申遗代表团奔赴圣彼得堡,展开最后的攻坚之旅。
28年前的惊人发现
1987年4月17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发布了一则震惊中外的消息:1984年7月1日,在中国云南抚仙湖畔帽天山发现的澄江动物化石群,距今5.3亿年,其化石之精美、门类之众多,为世界古生物之最。历经20多年的不懈研究,古生物学界在澄江共发现200余种早寒武纪珍稀动植物化石,其中80%都是前所未有的新种,还有20多种痕迹化石和粪便化石。几乎现在动物的所有门类,都能在澄江化石群里找到它们的远祖代表,而人的“老祖宗”——云南虫,更是首次在澄江发现。专家论证认为,澄江化石地符合世界遗产标准(Viii),作为地球生命演化历史的杰出范例,在反映“生命记录”方面,澄江化石地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突出普遍价值。
此次若澄江化石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将成为继丽江古城、云南石林、“三江并流”之后云南的第四项世界遗产,并将填补中国暂无古生物化石自然遗产的空白。
少挣上百亿换来自然遗产
澄江化石地所处帽天山附近,是澄江县支柱产业的磷化工主产区,磷矿资源储量达7000多万吨、价值上百亿元。
2004年,玉溪市开始整治矿山,短短一个星期内,帽天山周边磷矿14个采矿点全部禁采。
之后,玉溪进一步加大对帽天山周边采矿点的治理力度,并加大化石保护力度,帽天山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不断深入。截至2011年,共恢复治理8个采矿点原貌,植树600多亩,复耕450亩,修拦沙坝8座,退耕还林130亩,完成总长10.78公里的帽天山绿色通道建设,实施保护管理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胜算很大仍有困难
据介绍,虽然澄江化石地申遗胜算很大,但仍有困难需要克服。按照《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规程,申遗项目的最终决定权在21个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手里,若获成功,必须获得三分之二(14个)以上的国家通过。但今年中国担任成员国任期已满,不属于遗产委员会成员国,只能以观察国的身份参加世界遗产大会,少了中国自己的一票。
如果表决通过并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澄江化石地将成为中国第九项、云南省第三项世界自然遗产;如果否决,则意味着终身否决。因此,代表团的成员们都紧绷着心弦。如何充分利用好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争取世界遗产委员会和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是申遗获得成功的关键,也是此次代表团出访的主要目的。
澄江化石委副主任李康是代表团的成员之一,他称此行意义重大、使命光荣。他说,如果申遗成功,澄江化石地将成为玉溪最有影响力的一张名片,对玉溪和澄江来说,花很小的代价,将化石地建成一个国际性的旅游品牌,既可借助世界遗产这一旗帜保护好澄江的生态环境,又能很好地开发旅游产业,进行科普教育,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链接
澄江化石地申遗历程
1984年,中国云南抚仙湖畔帽天山动物化石群被发现。
1987年,中科院正式对外公布了澄江动物化石群发现的消息。
1992年,在世界地质遗址工作组特别会议上,经过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潘江推介,澄江动物化石群被列入《全球地质遗址预选名录》东亚优先一等第4号古生物遗址。
2001年,澄江动物化石群保护区被批准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
2011年1月14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提交了云南澄江化石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材料,正式提出申遗请求。
2011年2月,澄江化石地申报材料通过了世界遗产中心的技术性审查。同年3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弗兰西斯科·班达兰致函中国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正式受理了中国政府提名“澄江化石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申请。
2011年9月24日至26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对澄江化石地进行世界自然遗产实地考察评估,考察内容主要为澄江化石地在全球范围内突出的普遍价值及其完整性以及提名地的保护管理能力。
2012年5月11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正式公布了2012年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的最终评估报告,建议将澄江化石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蔡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