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马丘比丘”:感受土司制度的历史脉络
中新社湘西6月30日电 题:探访“中国马丘比丘”:感受土司制度的历史脉络
中新社记者 邓霞
探寻中国古代土司制度的历史,就不能不提及被盛赞为“中国马丘比丘(南美最大的印加帝国遗址)”的湖南湘西永顺老司城遗址。这个历经9朝、世袭27代的溪州彭氏土司司治之地,不仅为已消逝的土司文化传统提供了独特的见证,更是中国古代王朝处理中央与地方政权关系的一面镜子。
中新社记者近日跟随湖南省考古研究所专家来到湘西,探寻这座古老城池埋藏的“秘密”。
建于崇山峻岭中的老司城位于永顺县城以东19.5公里的灵溪河畔,其核心区面积为25万平方米,约为北京故宫占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是目前中国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市遗址。城内原有金銮殿和太极宫,装饰金碧辉煌,有“江南紫禁城”之称。
漫步在老司城内的鹅卵石官道上,曾经辉煌壮观的土司“皇城”如今只是一个考古现场,尼龙绳制成的警戒线将其分片团团围住,已开掘出的城池遗迹被白色的塑料薄膜掩盖着,唯有废弃的斑驳城墙裸露在外,远处几名考古人员拿着工具在山上敲敲打打。
老司城往昔“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的盛况,今人已无从想象,但从随行考古专家的介绍和满目所见的断壁残垣中仍可窥见一斑。
永顺老司城考古发掘领队柴焕波告诉记者,经过数年不懈的挖掘,这座土司王城正逐渐露出真面目,现已分辨出宫殿区、衙署区、居住区、墓葬区、宗教祭祀区等功能区域,以及学校、练兵场、兵器库等,附近山头还布置有哨卡和烽火台。地表上除城墙和建筑废墟外,还保留有祖师殿、摆手堂、彭氏祠、德政碑、子孙永享牌楼等历史遗迹。过去十几年间,考古人员还在城内采集到数千件文物,包括石质建筑构件、砖瓦、釉陶器、瓷器、铁器、骨角类器等。
“今年还在墓葬区首次发现了石像。”柴焕波说,通过对墓志铭等文字依据的研究,能确认出十余座墓葬的主人,其中就有土司王彭世麒、彭宗舜、彭翼南的墓葬。
据了解,土司是受中央王朝任命的军政合一的地方官,实行世袭制。有关史料记载,彭氏土司司治始于后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年)溪州之战后,溪州刺史彭士愁与楚王马希范达成和平协议,并立盟约于铜柱;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接受朝廷“改土归流”(改土司制为流官制)政策,土司政权和平移交,形成了长达800余年的区域自治制度。
作为土司制度的物化载体,老司城遗址填补了中国土司制度考古学的空白,目前正在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明认为,老司城“申遗”具有三大优势:从中国大历史来讲,它是构建中国政治制度史不可或缺的实物材料,是处理中央与地方政权关系的一面镜子;从民族大融合来讲,是沟通汉族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从文化遗产资源价值来讲,是人文与自然、物质与非物质、过去与现在、遗产保护与民生发展密切结合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