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公盘拍卖惨淡收场 专家称暂不要买翡翠成品(2)
中国翡翠市场近几年泡沫很大 两三年内不要买翡翠成品
透过缅甸“公盘”背后,还有一个问题值得人们进一步探讨:中国翡翠成品为何会堆积成患?原因恐怕在于翡翠市场这几年来虚火太旺。但这把火旺到什么程度,又该回落到什么样的价位才更合理?作为明眼的市场观察者,摩太和郭颖各有话说。
摩太认为:“从翡翠开始为人们所普遍认知和喜爱的2002年开始,到2008年这几年时间,中国经济增长在10%左右,其间翡翠珠宝每年的涨幅为15%~20%,这是个非常合理的增幅。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由于国家出台政策投入四万个亿来拉动内需,翡翠每年的涨幅哗啦一下就几倍甚至上十倍地往上蹿了,譬如2007年一只顶级的翡翠手镯价格也就是100万到150万元,到2010年,价格就去到了5000万元。这已经严重违背中国经济增长的规律,存在很大的泡沫了。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以后,有很多房地产老板、煤老板、做服装的、做皮鞋的,甚至卖手机的,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的老板们全都进来做翡翠了,他们懂行吗?可以说对翡翠一无所知,却攥着大把的钱就蜂拥进来了。我认识一位贵州的房地产老板,用2.6亿元(包括海关税收)在缅甸拍了一块6公斤重的很普通的原石,做成手镯甚至连边角料都做成饰品卖出去,也不值一千万,但他在不懂的情形下就舍得用两个多亿去买。还有一些大公司投几十亿来炒,结果把翡翠原料和成品的价格都炒得离谱。在我看来,翡翠的价格最终应该回归到2007年的价位加上这5年来每年升值20%~30%的空间,以此来算,2007年一只堪称完美的价值100万元到150万元的翡翠手镯,现在应该从5000万元回落到400万元至500万元才合理,就是说要下降90%左右。从这个案例就可以看出,现在的翡翠成品价格水分有多少。因此,我劝告大家现在都不要去买翡翠,尤其是成品。参与赌石还可以,但一定要有眼光,要认准。买成品最好两三年以后再考虑。”
而对于价格虚高问题,郭颖的看法则相对温和:“一定程度上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说价格上涨幅度过快,这有一个社会内部推动力的问题。现在一些宏观政策的影响,一些人也意识到进入翡翠市场步伐过快,所以开始放慢节奏,导致量下来了,即人们所谓的‘冷’起来了,但我认为这只是行业的自律而已,涨幅变小了也还是涨的,尤其是高档翡翠。譬如行内人在第一手玉石供货商那里看到一件翡翠,觉得值100万元,但你不出到150万元估计很难拿下来。”同时郭颖认为,翡翠从清朝中期现身中国以来,价格并没有出现过大起大落,“尤其是从解放战争开始直至‘非典’前的这么长一段历史时期,翡翠、和田玉等玉石的价格一直是被压制着的。它们本来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涨价,却没有涨起来,21世纪初的价格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价格没什么区别,所以这些年的上涨,换个角度看,可以说是弥补了之前的升值空白。”相比而言,郭颖认为当下的彩色宝石飞涨速度才可谓非理性。“即使是中国的珠宝专业人才,对彩宝的商业价值了解也还很少,这会导致我们要交很多学费。不像翡翠,老外不懂我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