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被指抄袭续:作协暂不回应

2012年07月11日 04:37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谭旭东鲁奖作品被指抄袭”跟踪报道

  新京报讯 (记者朱桂英)本报7月9日报道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被指抄袭一事后,不少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然而《如此狂抄,枉获鲁奖》一文的作者柯棣祖,其身份仍处于暧昧状态。这位自称“文责自负“的作者,究竟是谁,成为此事的关注焦点之一。

  记者昨日再次致电北京联合大学科研处,求证柯棣祖文中所称“文学奖与当代文学研究”课题。科研处负责人明确告诉记者,该校所有课题,在科研处都有备案登记,经过仔细核查,确保该校并无“文学奖与当代文学研究”课题,“恐怕是这个作者臆造出来的课题吧,不知道为什么要抹黑我们学校。”

  而作为《如此狂抄,枉获鲁奖》一文的发表媒体,《文学报》主编陈歆耕表示,作者究竟是谁,并不是最重要的,应该看重文学批评本身。他同时告诉记者,《文学报》准备刊发谭旭东发布的公开回应文章。

  鲁迅文学奖由中国作协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具体组织,记者昨日联系了中国作协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已经看到媒体的报道,但暂时没有明确回应。

  - 详解《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

  作为理论著作,《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有一定专业门槛,为此,本报约请儿童文学研究者、南开大学文学博士黄晓丹对谭旭东作品进行了文本分析。

  疑问一 引文比例为何如此之高

  详细阅读谭著的前三章后(占全书总量60%),将书中所有引用文字(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标注为蓝色,据目测有70%以上的面积是蓝色的。

  根据谭著的电子版本进行统计,并从引用程度及引用在全文构建中的功能看,谭著主要引用了十本书: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大卫·帕金翰的《童年之死》、Perry Nodelman的《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约书亚·梅罗维茨的《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上笙一郎的《儿童文学引论》、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伯格的《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周采、杨汉麟的《外国学前教育史》、詹栋梁的《儿童哲学》。从引用程度及引用在全文构建中的功能看,谭著对以上十本书的引用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谭著直接照搬了该书的主论点、分论点、论证逻辑、支持材料和表述方式。在谭著中,《童年的消逝》、《童年之死》起到了支撑起“童年”论述的作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起到了支撑其“儿童文学”论述的作用,而《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则支撑其关于媒体的一般性论述。

  第二类:谭著在涉及某些具体问题时进行集中而单一的引用。第二章第一节《童年的历史构建及价值确立》中,第四条到第八条注之间近两千字对世界历史中儿童观的梳理,全部来自于周采、杨汉麟的《外国学前教育史》。引用源单一,引用源是课本而非专著,没有对援引材料进行辨析。

  第三类:谭著随意拆散原著中的论述,将之随机分配到自己论文中的观点下作为支撑。比如在第二章第一节第二部分《童年价值的确立》中,他在“童年有独立的文化形态”、“儿童有自己的精神哲学”、“决定人的一生和人类未来的命运”三个分论点下各引用了一条蒙台梭利的话为证。谭著将蒙台梭利的话从其原著中随意裁出,分置在三个分论点下。这些材料与其论点并无切实相关性,可以互相倒换而不影响表达效果。

  疑问二

  书中得出什么水平的结论

  采取托福阅读的方法来阅读谭著,即标注中心论点。在去掉大量引文后,书中论点一览无余。这些论点的来源基本渠道也分为三类:

  第一类:将原著的分论点抄袭为本文的分论点。如论述“电视给纯真的童年带来影响”的三个分论点“羞耻的概念被冲淡”、“礼仪的意义降低”、“好奇心失去存在依据”全部来源于波兹曼。

  第二类:得出比引文更低层次的结论。如大量引用了论述电子媒介如何影响了童年生活状态的名著,如《萧瑟的童年:拔苗助长的危机》《失落的儿童》《童年的消逝》后。得出结论“电子媒介时代确实改变了童年的生活状态,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儿童和童年的处境”。

  第三类:得出不需要研究就可以获得的结论。如“的确,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学生因迷恋上网影响正常的学习,学习成绩下降……”

  此前报道提到,从谭旭东的博导到鲁迅文学奖评委的大量学术界人士都对这本书印象淡薄,这种淡漠的印象与这本书的潜质是一致的。因为谭著以看似非常先进的话语得出了非常陈腐的结论,因此在审阅者一扫而过的眼光下,它就同时获得了“深刻”和“正确”的两种印象。

【编辑:段红彪】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