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电影不能“削足适履”地走出去

2012年07月13日 10:20 来源:文艺报 参与互动(0)

  6月17日,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首场论坛“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举行,导演冯小刚对中国电影凭什么“走出去”直言,“现在大家都在抱怨好莱坞挤压国产片空间,但我们要找自己的问题。你没有观众,是因为你的电影不好看。”(6月21日《文学报》)另外,在4月3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博鳌文化分会:释放文化的潜力——传承与创新”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冯小刚进一步提出,由于文化差距,中国电影“走出去”还面临很多障碍,但首先应立足本地市场,无需“削足适履”。(4月4日新华网)作为世界的电影生产大国,让中国电影走出去宣传中国文化并赚取外汇,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需要。我国也在这方面花费不少,然而效果不佳。去年年底,由北师大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公布的“中国电影国际生存状态”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的外国观众鲜有接触中国电影;他们中不少人对中国电影仍停留在“动作片”、“功夫片”的印象中;所熟知的中国演员除李小龙、成龙外,其余基本“没听说”;最喜欢的中国导演除李安、张艺谋等几位外,其余都不认识。来自国家广电总局等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也证实,中国电影的外销呈“三少现象”:一是海外票房少,二是连续增长少,三是进入海外主流院线的中国影片少,2010年达成出口交易的纯国产影片仅1部!中国电影产量很高,为什么“走出去”的却很少呢?冯小刚认为,汉语在全世界的电影市场里是“少数民族”语言,外国观众看汉语的字幕、翻译都有困难。这固然是一个原因,甚至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我们更该反思的是,中国电影有为“走出去”而拍摄电影的倾向,为适应外国观众而“削足适履”,结果这个电影更得不到外国观众的认可。然而,同样是电影大国的印度,其电影产量也非常高,平均一天有2部电影甚至更多,但人家并不是把市场锁定在海外,而是锁定在印度本国。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刘长乐认为,中国的电影市场很大,中国电影应该首先做好本地市场。只有做好本地市场,中国电影才有走出去的可能,因此,做好本地市场是根本。中国的电影市场很大,是世界第一。只要做好了本地市场,中国电影就能健康地生存。在笔者看来,要做好本地市场,就必须拍摄出为中国观众所喜欢的电影。但是,中国电影的质量却不容乐观,据业界统计,有一半电影拍完就“寿终正寝”,即使公映的国产片的总体状况也是20%挣钱,20%打“平手”,60%亏损。甚至在著名影评人王樽看来,因为政治生态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经常出现倒退的趋势。在这种电影语境下,中国电影本来就很困难,况且还有“削足适履”者挡住了中国电影走出去的路。中国电影首先应该把质量提上去,然后才能谈到走出去的问题。有业内人士建议,在中国电影制作中须遵循“中国主题、世界元素”的原则。是的,中国电影缺少的恰恰是中国文化,更少有震撼人心的大主题。试想,中国电影连中国观众都打动不了,能打动对中国国情不了解的国外观众吗?质量是电影的生命,质量很差的电影不要说无法走向世界,就是中国的观众也糊弄不了。中国电影走出去难,难就难在提高质量。惟有不断提高电影质量,中国电影才能快速发展,才能走向世界。

  张魁兴(河北)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