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微电影到底是什么? 网络走红源于“尝鲜”心态

2012年07月13日 10:51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参与互动(0)

  不知何时起始,一个新的影视品种——微电影近年来蹿红了整个网络,大约只有短短一两年时间,微电影便在网络市场潮水般流行起来,大有创造一个微电影时代的势头。那么,到底什么是微电影?它是如何兴起的?它将走向何处?有关微电影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笔者的关注。

  微电影是什么

  微电影到底是什么?微电影也就是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它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具有完整策划、完整情节、完整制作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暂休闲时观看的视频短片。微电影最显著的特征是“微”,即短时,观看一场传统电影,一般要花费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而欣赏一部微电影,只要几分钟就够了。较为典型的是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全片场面宏大,制作精良,片长却只有一分半钟。微电影因为片长短,所以投资也小,一般在几千元至几万元,制作周期也短,一般在一周左右。微电影的性质决定它还具有草根性、广谱性、参与性和互动性的低门槛特征。

  微电影的内容涉及也很丰富、很广泛:商业广告、时尚潮流、伦理道德、爱情故事、公益事业、励志向上、惊悚悬疑、幽默搞怪,几乎是无所不包。据笔者的观察,微电影实际上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影了,这不是因为它的长与短。电影是用胶片摄影机或高清的数码摄影机拍摄的,并在院线使用放映机进行放映或在电影频道进行播放,期间还要通过电影管理部门的审查,而微电影的摄制手段则是多种多样的,并多在网络播放,电影院里难得看到它的身影,也不需要电影管理部门的审查,比真正的电影要灵活得多。确切一点讲,微电影不是电影,而是一种网络视频短剧。但不管是什么,它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越来越红火。

  微电影的兴起

  微电影之所以能在网络上火起来,笔者认为缘于这样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它的短小精悍,符合时代的节拍。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长时间观看大部头影视作品的闲暇越来越少。在几分钟时间就能够观赏一部小电影,调节一下神经,何乐而不为?

  二、它的便捷性受到人们的青睐。若想吃上一顿“电影大餐”,看一部大片,必须去电影院花费几十元甚至上百元排队买票,才能如愿以偿,而观看微电影,只需坐在电脑桌前,或者打开手机,就能吃一份“电影快餐”,而且几乎不用产生什么费用。

  三、它的大众性决定了它的低门槛。微电影打破了传统电影高高在上的主流代言的姿态与形象,激活了公众的参与性与主动性的广阔空间,使之成为大众艺术,从而激发了人们的热情。

  四、它的快捷性为它助长了灵活的触角。它以它的短平快及时去触摸生活,批判现实,针砭时弊,叩问人性,作用心灵,特别是它常常去触摸被主流大剧所遗忘的小人物、小命运、小细节,因而引起大众的共鸣。

  五、它的许多平民化的内容桥段使得它“有意思”、吸引眼球。对大家低着头,笑脸相迎的微电影很容易走进普通观众的心目之中。

  微电影的发展趋势

  一是品牌化,就是微电影用其独特的制作手段和艺术风格来达到吸引受众、感染受众,与受众共同分享的魅力。有了网络及其它新媒体的支撑,未来的微电影必将要“百花齐放”,因而,微电影的品牌化是必须的,否则,它便无法长期在影视市场立足。其实,从吴彦祖的《一触即发》,到姜文的《看球》,徐铮的《一部佳作的诞生》,黄晓明《早十年的童话》,王珞丹的《老人愿》等微电影影片,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腕级演员的参与,感觉到了这种趋势离我们越来越近。

  二是商业化。微电影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了它的商业气质。具典型意义的第一部微电影作品《一触即发》,不管其场面何等宏大,剧情何等惊险,制作何等精良,但实际上它就是某汽车品牌的广告片。尽管微电影具有明显的公益化成分,但仍然扭转不了它的商业趋势。故而,商业定制性的微电影也会成为未来微电影不可忽视的一大类型。

  三是公共化。微电影是公众艺术,因此,随着它的发展,微电影会触及和占用更多的公共传播空间。

  微电影需克服的问题

  微电影在网络走红,一定程度上是出于人们对新事物的“尝鲜”心态,我们不能就此宣布已经进入“微电影时代”。微电影恐怕一时还难以取代电影或电视剧,如同当年电视取代不了电影和报纸一样。就微电影本身而言,它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作品鱼龙混杂,制作水平参次不齐。像《一触即发》《动机》《看球》《调音师》这样的作品实在是少之又少,可谓凤毛麟角。许多片子画面平淡,制作粗糙,有些影片如同DV机拍摄的一般,离真正电影作品的标准差距较大,艺术和技术质量都有待提高。

  界定不清,制作不够规范。比如《隐形哨兵》《猫咪拯救大兵》都在一分半钟左右,姜文的《看球》也不过5分钟,而《玩大的》《老男孩》则超过了12分钟,《青春期》甚至超过了50分钟,7集《千山暮雪》竟然达到100多分钟。这些影片还算能是微电影吗?

  缺乏相应的管理。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专业管理,而微电影管理却处于真空状态。没有专门、专业的管理,长期自由的生长,出现各种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明显的局限性。微电影多为商业定制,久而久之,一旦控制不好,微电影有可能成为新的品种的广告代名词——只不过这种广告是有故事情节的。另外,由于都市是消费时尚的策源地,因而微电影的消费群体无疑是城市市民,这其中很难看到八亿农民的影子,不能不说这是个严重的缺憾。作者:徐震洲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