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马原:感谢疾病让我找回自己 出书前不知道微博

2012年07月20日 14:05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见习记者 许光耀

  4年前,当发现肺部有肿瘤、其他器官也有问题时,马原离开了执教的同济大学中文系,也离开了上海,前往海南养病。在海南,他找回了生命,学会了油画。年初,这位“复活”后的先锋派小说代表人物,在告别小说创作20年后,又携长篇小说《牛鬼蛇神》强势回归:“这次生病让我找回了自己,也让我悟出了人生的意义。这次我自己开车从海南到上海来,每天开800公里,3天到上海,中间还去庐山玩了一趟,你看我,现在身体多好! ”

  康复后,健康是我生活的主题

  记:你为什么要感谢这场病?

  马:生病带给我三个好处,首先是《牛鬼蛇神》这部小说,如果没有这场病,我可能不会回归创作;第二是健康,现在的马原虽然身体零部件坏了不少,但至少看上去很健康。此外,我做了这辈子最想做的事——画画。生病后我突然感受到了生命的紧迫感,觉得时间有限,必须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于是我开始画了一些油画。当然,这场病带给我最大的礼物是我的小儿子,如果不生病的话,我不能确认自己是不是想要孩子,生病后我确立了想法,所以我又生了小儿子。这是上帝赐给我的礼物,小儿子现在也已经三岁半了。

  记:在家里养病多年后,突然面对这么多公众活动,会不适应吗?

  马:一下子面对这么多媒体,这让我有点措手不及。新书出版之后,我已经接待了上百家媒体,以前出书从来没有这回事。我已经宅到家了,那么多年不在 “江湖”上“混”了,还真有点不适应。不过出版社和我有约定,希望我能配合他们的宣传,虽然我不太适应,但对我也有好处,毕竟这是我的主要生计。而且这本书我写得比较偏,不那么好懂,挺小众的,多宣传对大家都有利。我在家里宅惯了,就会觉得和别人交流、讲话有点乱。就像今天的讲座,我觉得自己语无伦次,逻辑混乱,讲完以后我发现提纲里还有很多东西没提到,我已经不习惯讲课或是做讲座了。这四年里我不太与外界接触,我觉得一个人正面对病痛和死亡的时候就不会关心外边发生了什么。

  记:隐居了一段时间,你会觉得与时代脱节吗?

  马:出书以前,出版商找我,说我居然没有微博,那时候我都不知道什么是微博。后来他们帮我开通了一个,用来宣传新书。我现在也不常上微博,因为我根本不会用电脑。我的微博里一共就四五条,还是四个月之前发的。但在创作上我并不觉得和时代脱节。有些作家可能会觉得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小说元素会难以得到读者认同,但我完全没有这个困扰。因为我的书中不涉及任何爱恨情仇和时尚元素,我针对的是自然而不是人,自然是不会受时间影响的,所以无论放到哪个时代都能被读者接受。

  记:你说自己不会用电脑,这本书是你手写的吗?

  马:这本书是我口述,我助手记录的。十多年前我就患有严重的腰伤,那时候我要长时间伏案写作,每天10多个小时保持同一个姿势,这给我带来了严重的腰伤和肩伤。我曾一度以为我的写作生涯会因此而中断。后来我突然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历中受到了启发: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了还债,要在一个月里写出一部小说,于是临时招了一个书记员,由他口述、书记员负责记录,最后他们合作完成了世界名著《赌徒》。我觉得我也得找个人帮忙才能继续写作,这样就算我身体其他部位都坏了,只要脑子还好,我就一直能写下去。当然这种方式也需要适应的过程,最初我的助手只是帮助我整理讲课笔记,后来则帮助我记录一些短篇小说,之后我们又合作写电影剧本,直到现在他帮我记录这部新书,我感觉这种写作方式非常适合我。

  希望读者在阅读时能更纯粹

  记:好多年没写小说了,在写作时会不会遇到些困难?

  马: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特别兴奋,经常在房间里来回走动,完全进入了一种玄想、无我的状态。按照以往的经验,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就是我写得最好的时候,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都是这样完成的。这种感觉我二十多年没有出现过了,但这次突然又回来了,我只能说这是生病后上帝对我的补偿。但这本书读者喜不喜欢我不知道,我所谓写得好仅仅是我个人经验,真正的好坏还要由读者评说。这本小说我几乎一气呵成,不仅是这本书,包括我之前所有的作品,我从来不修改,几十年来都是如此。我是一个比较自恋的人,我每次读自己的小说都觉得特别写得好。我经常感慨,当年这些小说我是怎么写出来的啊,我今天写得都没以前好啊!尤其是我写的都是内容比较丰富包含多种元素的复杂小说,阅读它们带给我的满足感是无法替代的。

  记:不修改是否意味着你写小说时已经胸有成竹?

  马:完全不是,我在写作时根本不知道故事会如何展开。其实写小说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既然是创造,就不可能对还没接触到的那部分有全面的了解。如果你已经把整个故事了然于胸,然后再去写,那不是创作而是默写。所以写小说最好的方式,是当你写到最舒服的时候立刻停笔,把笔一扔,重头阅读,顺着前面的部分读下来,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把还没写的部分衔接上,就是这么神奇。我之所以不修改小说,一方面是觉得自己写得确实好,不必修改;同时,也因为我的小说情节都非常严密,就像一块精密的手表,每个环节都丝丝入扣,逻辑性非常强,比如《错误》,如果我写完后再去把它拆开来一点一滴地修改,根本做不到,因为情节太复杂,修改反而会对小说造成伤害。

  记:你以前一直提倡把哲学和思考赶出小说,但为何会在新书中探讨哲学?

  马:这和我生病有关。疾病让我面对的不是痊愈,而是生和死,每个普通人在直面死亡时都是哲学家,他们考虑的问题一定是生死这类哲学问题。所以,不管承不承认,这部小说是一部哲学小说,其中有那么多对科学的讨论和质疑,它已经完全有别于我上世纪80年代的写作。上一个回合的写作我完全把哲学赶出了小说,不要归纳、摒弃意义,但这一次我在每一卷都专门探讨哲学问题,那两万多字让整部小说读来都像在讨论哲学命题。

  其实小说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它能包含各种东西,如哲学、宗教、神学、艺术,小说都能承担。因为我很乐意尝试在小说中融合不同的东西,我相信哲学与我的故事融合后会产生有趣的东西,于是我便在书中讨论哲学,结果两者还真产生了不错的化学反应。但有些读者在读这本书时会对里面一些问题进行深究,还会拿它和我之前的书比较。这是我不愿看到的,虽然书中有些哲学思想,但我希望大家在看书时能更纯粹一点,回归文本,就以文本说话,读者只需通过“李德胜”的视角把故事经历一遍足矣,不必深究一些文本以外的东西,不然反而会产生误读。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