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视剧占全球份额5% 专家:目前在自娱自乐
本报记者 支玲琳 实习生 辛艳艳
今日中国,电视连续剧已成为一种最具社会影响的文艺形式。日前在上海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文化论坛,聚焦近十年的中国电视剧及其生产机制,试图剖析今日“电视剧热”的来龙去脉,及其所带动的一股新主流文化。
电视剧的“镜像作用”
2006年有《暗算》,2008年有《潜伏》,之后《黎明之前》、《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一系列谍战剧持续热播。谍战剧,也因此成为国产电视剧近年来的重要题材。谍战剧缘何这么火?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倪伟认为,谍战剧大热,与其“镜像作用”有关。表面上看,谍战剧讲述的是革命年代故事,但实际上填塞了当下的主流价值观。可以说,谍战剧成功地将当代人的生存焦虑融入到惊险故事的讲述中。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宫斗剧。今年,一部以网络同名小说改编的宫斗剧 《甄传》,创下了新的收视纪录。和谍战剧相似之处在于,宫斗剧同样迎合了当下流行的某种价值观。
如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聂伟所说,《甄传》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儿如何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如何筹划自己命运前程的故事。从一个小女子变成皇帝身边红袖添香夜读书的“女秘书”,最后一步一步上位成皇太后。这部看似遥远的历史题材片,被不少观众奉为“职场宝典”:皇宫好比办公室,一言九鼎的皇帝类似于董事长、总经理,小秀女变身小职员,所有人都围绕着一个主角,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剧中充斥着办公室一族虚无的向往和焦虑。
当然,这些只是电视剧题材的一小部分。如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甘阳教授所提出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历史进程与情感方式究竟该如何表达,面对这样一个追问,中国电视剧还远远没有完成它的使命。
重视价值塑造功能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倪文尖是电视剧《潜伏》的忠实观众。他认为,《潜伏》复活了写实主义的传统,这部电视剧通过精致的人物塑造,让人相信余则成的信仰是真实的。
信仰的背后,体现了电视剧的价值塑造功能。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曲春景认为,叙事目的决定了叙事要素的价值取向。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戴锦华也认为,电视剧具有强大的文化建构力,通过故事叙述、常识性的逻辑推演,从而实现单纯、有效的价值观输出。成为当代的“说书人”,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了明显的道德判断。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福民指出,当今电视剧,那种正义与邪恶的对抗,越来越多地被转化成大众更能接受的世俗价值,这种新的价值动向,尤为值得关注。
当然,观众分化的趋势也愈来愈明显。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是多元化的体现,然而从消极的角度来看,就是受众的分隔化。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拥有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分层意识在无形中可能被重构。正如戴锦华教授在圆桌会议上所说,中国电视剧确实重构了新的主流文化价值,但如果“我们看到这个价值是狰狞的,甚至是真空的”,那就不能不引起重视。
“中国故事”要走向全球
国产电视剧固然在中国内地反响热烈,然而只占全球电视剧份额的5%左右,大部分集中在亚洲和欧美华人圈。而且一直以来,都是历史剧一枝独秀。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例,当下最热播的三部内地电视剧——《甄传》、《少年天子》、《步步惊心》均是历史题材。
古装片之所以行销各地,关键在于全球华人的身份认同。聂伟教授认为,“国产剧目前处于一个自娱自乐的过程”,如果想要走出去,必须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产生关联度。至于“中国故事”如何走出去,他建议:
一、国产电视剧应当充分利用地缘的相近性、文化的同源性,来吸取、整合那些普遍受认同的价值观念。这一点,韩剧带给我们很大启示。
二、寻找合适的青年题材。诸如内地的《士兵突击》以及台湾的《新兵日记》,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青年的集体意识。
三、在传播方式上,要善于利用网络。比如日剧《大奥》、韩剧《宫》在没有通过中国电视台的情况下,在网络上热播,甚至改变了国人的习惯用语。尤其是韩剧《宫》的引入,还改变了韩剧字幕组的生存格局。但遗憾的是,国产电视剧却很少在他国网络上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