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称写长篇像马拉松:开始步履如飞中间肌肉酸痛
刚结束了伦敦奥运之旅,苏童今天上午出现在上海书展开幕式上担任嘉宾。昨晚抵沪后,他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聊起奥运会,苏童兴致勃勃,还用体育来比写作:“马拉松就特别像写长篇小说。”
奥运会三件事
去伦敦看奥运会,苏童有几件事记忆深刻。第一件,慌慌张张地欣赏了一场优雅的开幕式演出——开幕式举行当天下午,苏童去温莎堡游玩,回来时给堵在了路上,眼看开幕式进场时间越来越近,车却依然龟速前进,苏童心里也堵得慌。后来,司机找了个地铁站把他放下,连奔带跑才赶上了开幕式。第二件,看孙杨400米自由泳比赛闹了个乌龙。因为位置不好,什么都看不清,到了现场也只能看大屏幕。偏偏看的那个屏幕的显示是反过来的,苏童盯着一个落后的选手以为是孙杨,心里那个着急:“怎么游得那么慢!”结果听到人家高呼“孙杨”庆祝胜利,才发现自己盯错了道。第三件,就是看乒乓球女单决赛,虽然中国队金牌到手,但看着裁判为难丁宁也很不爽:“看一个女孩子哭成那样,挺难受的。”
球赛不能不看
苏童是个体育迷,据传他曾经说:“文章可以不写,球赛不能不看。”记者问他是否说过此话,苏童振振有词:“文章什么时候都可以写,球赛过了这点儿可就看不着了。”据传他还有一句话:“田径运动中的爆发力、节奏、速度都能用到文字上。”再求证,他同样不否认:“比如马拉松,就特别像写长篇小说。一开始步履如飞,满怀期望,中间肌肉酸痛,就是所谓的乳酸堆积,表情痛苦,觉得难以支撑,没有一个人会一直写得如最初想象的那么好。不过总是有个终点。成绩好坏,有时候看的就是途中的爆发力。”
在写梦想之作
爱体育的苏童玩微博,经常发的是跟体育有关的内容,很少提到阅读或是写作。有个段子说,苏童、叶兆言、毕飞宇几位南京作家聚到一起,打牌多,谈文学少。苏童说,他们聚得不多,但聚到一起,的确打牌多。“写作本身是个折磨人的事情,如果有人说写作轻松愉快,肯定是骗人的,至少我们这种类型的作家写作是身心俱疲的,难得腾挪到另一个空间,不想再那么累。”“我们这种类型”是哪种类型?苏童答:“还在写自己的梦想之作的。”之前的作品都没达到梦想的标准?“写的时候以为达到了,写出来一看都还没有。”苏童又答。
新长篇更好读
为“梦想之作”努力的苏童最近在写一部新的长篇小说,小说故事依然发生在他此前很多小说里都有的“香椿树街”,不过“街还是那样的街,人不是那样的人了”。故事讲述两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成长,他们相互伴随着度过了20年,故事从上世纪80年代一直讲到2000年左右,“跟《城北地带》血统上比较接近,但《城北地带》是我30岁不到时写的,现在是以不同的心情在写一个不同的故事。”可以透露的是,新作故事比以前的作品更好看,“上一部《河岸》的故事不太好读,这次写个不一样的。”
提到正在读的小说,苏童极力向记者推荐乔纳森·弗兰岑的《自由》——“一看就扔不下,很好读,故事很少有,非常细腻深刻。作者用的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写法,不考验读者的耐心,完全考虑到你的存在,但又传达得比你要的多一点。”本报记者 夏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