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写作不赶时髦 现在发表新作品仍很激动
深圳特区报记者 钟润生 文/图
昨日下午1点,南国书香节的名人讲座迎来首位大腕嘉宾——著名作家贾平凹。以写小说为主的贾平凹,以“写作中的‘笨功夫’”为题,和众多粉丝、读者谈起了自己的写作经历,一方面感慨“人一到六十,无限伤感”,一方面激励自己“要不停地写,不停地变,否则就会被遗忘被淘汰”。
现在发表新作品,仍会很激动
今年60岁的贾平凹从1982年正式开始职业写作,今年正好是30周年。贾平凹感叹:“写作是个马拉松,不是5年10年写得好就叫好,至少是60年一个单元。想起自己已经60岁了,无限伤感。”
随后贾平凹用浓郁的陕西口音回忆自己的写作生涯。上个世纪70年代初,贾平凹上完高中,考上了西北大学中文系。在大二的时候,他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毕业前一定要在校报的副刊上发表一篇文章。于是他开始疯狂地写作,写完后就拿去让教写作的老师看,得到赞许的,就投给校报编辑部。校报不登,就四处投稿。变成铅字的第一篇是《一双袜子》, 发表在1973年8月号的《群众艺术》上。
毕业后,他更加废寝忘食。1976年到1977年之间,他发疯似的写作,但不料投稿要么杳无音信,要么就被退回,他竟然收到了100多封退稿信。他便把这些退稿单全贴到墙上,“我其实是用这种方式来激励自己。”
“人应该对创作有敬畏心理。说实话,到现在,我每次有作品发表,都还很来‘劲’,这股‘劲’表明你在乎。”贾平凹说。
写作要有实证精神
在贾平凹看来,写作的“笨功夫”,一方面是坚持,一方面要有实证精神。
“我写作这么多年来,经历了各种文学思潮,伤痕啦、寻根啦、先锋啦,包括现在的非虚构啦,不管这些思潮怎么变,我都坚持一点,按自己的路子去写作,不追随潮流,不赶时髦。”这就是贾平凹说的“坚持”。
“现在很多小说家写小说缺乏一点实证精神,比较懒。”贾平凹说,写小说,他喜欢走进生活,做一些调查,比如到乡下和乡亲们拉家常,“交流的时候,我从来不带笔和纸,晚上回家后再把脑子里记下的东西写下来,写下来的不是故事,而是细节、他们说的一些有意思的话。因为细节才是最重要的。有了细节,编的故事也就可信了。这工作,我做了几十年了。”
贾平凹 写“商州系列”小说,从西安返回了商州,一个县一个县、一个镇一个镇地走了一遍,幼时的记忆重现,觉得非常得心应手,就写成了系列小说。小说出版后,反响很好。
“我现在写东西仍爱往乡下走。有人说现在报纸、电视、网络很发达,很多素材新闻里都有,但这些材料和写作所需要的材料,是两码事。”
要求自己不停地写,不停地变
昨日活动中,贾平凹还透露说,他的新作写的还是农村,写乡村干部:“中国农村很多,人口很多,生活很丰富,乡下有我写不完的东西。”另外,“新时期的乡村干部的工作有了新变化,以前是计划生育、农业生产,现在是维稳、搞活经济。这些变化,都值得关注。”
谈到自己从未间断的写作,贾平凹很诚恳地说:“十年算一代,一个作家五六年不出作品就会被遗忘、被淘汰。现在写作的年轻人这么多,他们对现代生活的把握和了解,以及写作的开放度都是我不能比的。我唯有不停地写,不停地变,才不至于被淘汰。”
活动中,得知很多听众都是写作爱好者,而且不少还是中学生,甚至是小学生,贾平凹特别提醒说,在文学领域,过早成名未必是好事,不要急于发表、出版,不妨多积累、多观察、多训练,因为“少年成名之后写不出东西的例子太多了”;同时,对于一些成年写作者,他希望大家要认清一点,那就是“文学是精神活动,而不是生命活动”,也就是说一个写作者必须先生存再创作,“必须要过正常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