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文化部官员否认批评"中国好声音" 假新闻非个例

2012年08月20日 15:49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近日有不少媒体称,文化部官员李松在接受采访时,批评《中国好声音》“先把一个准专业水准的歌手设计成‘屌丝’,渲染其在社会上辛苦打拼的悲情,让不知真相的观众惊为天人,这展现的不是个人而是平台的梦想。”但对此,《中国好声音》发表声明,称这消息纯属杜撰,严重影响了《中国好声音》的声誉……

  反差造成困惑

  实际上,炮制政府权威部门或有关政府官员的虚假信息,并以此搅乱视听,近来已成娱乐圈一大现象。

  文化部官员批《中国好声音》虚伪煽情,这一假消息打着的是国家文化部这样权威部门的旗号,又被不少网站和媒体纷纷转载,由此就成了近来娱乐圈一条颇为引人注目的传闻,并与前不久广电总局官员表扬《中国好声音》形成了极大反差,更令人产生了困惑和疑问。当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副司长高长力说:“以前那么多纯选秀、纯音乐评论节目,为什么不火?《中国好声音》火,就是因为导师是顶级的,来唱歌的老百姓的声音也是顶级的,这个节目做到了观照现实和注重品质。《中国好声音》融入了很多中国百姓的生活、音乐故事,是很好的示范。”

  为此,《中国好声音》栏目组向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求证此事,李松本人否认曾说过这样的言论,他甚至表示自己并不了解《中国好声音》,没有时间也没有权利去品头论足,他也不会故意去对比什么针对什么节目。他强调,文化部官方已证实从来没有这样的评论。

  造假犹如儿戏

  像这样随意炮制和杜撰政府权威部门或有关官员的虚假信息,如今已绝非个案。仅近一个多月来,人们就看到了好几起类似的造假炒作事件,犹如在玩儿戏。

  上月初,有人竟然炮制国家广电总局的假“禁令”来造谣惑众,称电视剧《轩辕剑》因涉及太多迷信思想,容易误导青年而被广电总局“禁播”,有媒体甚至在这子虚乌有的假消息前加上了“正式确认”等字样,由此谣言漫天,并对舆论产生了严重误导。最后,随着《轩辕剑》如期在荧屏上公开播出,谣言不攻自破,最终被证实这完全是一场人为的恶劣炒作。

  本月初,又有媒体抛出了广电总局将出台针对电视剧的六条“限令”,称:“革命历史题材要敌我分明;不能无限制放大家庭矛盾;古装历史剧不能捏造戏说;商战剧需要注意价值导向;翻拍克隆境外剧不能播出;不提倡网络小说改编,网游不能改拍。”由于这六条“限令”几乎涵盖了收视较高的电视剧门类,引起了电视界极大关注和强烈质疑,形成了一场不小的风波。但谁知,随着广电总局有关官员正式出面澄清,尽管这一澄清来得有点迟,但还是让人最终发现,这本是一条搅乱视听的假传闻。

  此风不可助长

  其实,发布政府主管部门的权威信息,应该是件十分严肃的事,绝对不容造假。政府官员也由于身份特殊,其一言一行也有会产生权威的社会影响,也不能随意杜撰。但遗憾的是,如今在娱乐圈里,这一连串频频发生的信息造假事件可以看出,这在某些人眼里,由于种种利益驱使,权威部门权威人士都成了娱乐的对象,竟也可以变成进行随意炮制、随意娱乐、随意炒作的猛料了。这类把权威信息娱乐化的炒作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一是有损于像《中国好声音》等好节目的声誉,使之无辜受害;二是有损于政府主管部门和有关官员的权威发布,引发混乱;三是有损于信息的真实传播,混搅社会视听……此风万万不可助长。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