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首次划运河遗产点保护区 将建大运河博物馆
划定保护区、建河北大运河博物馆、建议保护十项“非遗”……近日,《中国大运河河北段遗产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家文物局同意并由河北省政府批准公布实施。昨天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等专家向媒体解说了规划细节——
亮点一:
首次划定保护区
大运河流经河北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5个设区市,总长近六百公里,沿线分布着大量的文物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段大运河因其保存历史原貌最为完整,独具价值。日前连镇谢家坝、华家口夯土险工、马厂炮台及军营遗址等8个遗产点列入我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点。《规划》的出台,表明中国大运河河北段涉及的近六百公里运河有了自己的保护依据。其中,运河所涉及遗产点首次划定了各自的保护区,禁止在保护区内进行人为破坏行为成为《规划》的一大亮点。
亮点二:
要建河北大运河博物馆
2013年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将赶赴中国,对大运河申遗展开现场评估,如何向世界展示大运河河北段的风貌?根据《规划》主要是现场展示和博物馆展示相结合,为配合现场展示,目前大运河河北段的香河金门闸、青县马厂炮台、东光谢家坝、华家口夯土险工已经开始保护性修缮。昨天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刘智敏说,此次修缮跟以往的古建维修不同,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力争“原汁原味”保存延续历史信息和价值,“保留历史的原真性,少干预,而且要保持与环境的和谐。修缮中将尽量采用原做法,譬如谢家坝维修中就会采用灰土加糯米浆工艺,水泥等绝不能用。”国家专家将于9月对这些工程展开验收。另外按《规划》我省运河流经里程最长的城市沧州建造河北大运河博物馆。
亮点三:
建议保护十项“非遗”
《规划》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将如何保护和发掘与大运河有关的村镇名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等也列入了保护规划范围内。记者昨天看到《规划》中提到了十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就有地名、船工号子、泊头铸造工艺、吴桥杂技、沧州武术、三井“十里香”传统酿造工艺、太平调和馆陶木偶戏、魏县蓝印花布和大名草编以及馆陶黑陶、历史文化名人传说、中幡等,对此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表示,“都是建议保护,毕竟‘非遗’本身也有保护政策,此次《规划》提到的十项‘非遗’都与大运河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