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奖作家周大新用血泪写就《安魂》直面“失独”
中新网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 应妮)当“失独”成为一个被大众普遍关注的现象时,著名作家周大新用自己的血泪之笔“谱写”一本《安魂》,以此纪念他29岁因脑癌去世的儿子。因为可以想见的理由,作者本人30日并未出现在新书发布会上。
作为当代著名作家,周大新代表作《湖光山色》曾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安魂》是其最新长篇小说,是他献给英年早逝的独生子周宁的一份礼物。周宁于2008年去世后,作者就开始了《安魂》的创作,历时三年终于完成后又几易其稿。
全文呈对话体,基本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回忆儿子从出生成长、发病治病以至去世的过程;后一部分则想象了儿子去世后在天堂的所见所闻所想,并在其中融入了作者自身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与分析。这是儿子逝去后,一对父子坦诚而揪心的交谈,“父亲在对话中回视自己的人生,发出痛彻心肺的忏悔;儿子在对话中细说自己对死亡的体验,告知天国的奇异图景。真实和虚构交错,当下的无奈和想象中的极乐互现,既让人感到沉重,又使人获得解脱。”作品笔触真挚,舐犊情深,读来令人唏嘘感叹。
作为周大新的好友,中国作协原创研部主任胡平坦言,著名作家中中年丧子的,恐怕只有周大新。事实上他也可以选择不写这个题材,因为这种题材的写作在精神上要付出多少,是大家可以想象的。但他能够直面死亡,最终奉献出这样一本书,更受到我们的尊敬和尊崇。“而且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他儿子周宁在书中正在逐渐复活,他父亲又给予他新的生命,所以这是一部伟大的父爱著作。”
评论家孟繁华认为《安魂》是一部非常特殊的小说,不如说是一部父子的诚恳对话集。前半部分是一个非虚构,也就是在周宁去世之前,主要是写父亲的忏悔,比如逼儿子读理科、考研究生、棒打儿子和女朋友的恋爱等;后半部分是孩子死去后,人间与天堂的对话,这个对话既是现实的又是想象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哲学的,让作者对生命、生活、生死的思考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