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代表奚美娟:艺术家就是要挖掘人性的美好
记者 王磊
表演艺术家奚美娟最近又做了回志愿者:上海市残联、文汇报、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联合主办“浦江杯”上海市听障青少儿演讲比赛,邀她为小选手们做赛前辅导,奚美娟欣然应允。
那天,她仔细听完听障孩子的试讲,将不准确的读音一个个挑出来,然后一遍遍示范带读,末了还帮他们纠正形体和仪态。互动一下午,小选手们都被这位心目中“大明星”的平易近人打动了,奚美娟则说,这些孩子讲的都是自己的故事,他们热爱生活,又懂得努力,值得我学习,谢谢他们带给我快乐。
无论生活还是工作,表现“正能量”,让更多人感受美好、珍惜美好,是奚美娟最快乐的事。
艺术家就要努力挖掘人性中的美好
今年播出的电视剧《儿女情更长》是1997年《儿女情长》的续篇。戏里戏外,物质生活已然更新换代,吃的穿的、房子车子,都升级了,不过在奚美娟看来,15年前的那些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从全家人挤在阁楼里到住进楼房公寓,居住条件改善了,但人的精神境界未必同步变化。你看人跟人吵吵闹闹,纠结的不总是那些事儿?”她说,家庭成员间的相互理解,依旧是当下生活中很多人的困局,比如现在独居老人越来越多,儿女请阿姨照顾,送上很好的营养品,这没什么不对,但做儿女的要懂得老人的心,他们更愿意孩子经常回家看看、在自己身边转转。”
大家庭模式渐渐淡出,《儿女情更长》表现了社会转型期中国家庭的亲情现状,戏里的各种话题,是对现实中家庭伦理的思索。“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纠结和争论不能回避,但电视剧创作应该更多表现人性善良的一面,让观众更多看到温情与希望。”《儿女情更长》剧本中的最初设计是让大姐童建菊和母亲一样,患绝症去世。奚美娟说服编导修改了结尾,让大姐怀着美好的感情,带病与恋人携手离开上海,走向远方……“悲情”变成了“祝愿”。
奚美娟说,这样的改动正是为了向观众传递希望和信念,“我相信好人就该有好报。艺术家就要努力挖掘人性中的美好。电视剧不能让观众对美好的期待落空。”奚美娟的创作理念,源自她对现实的观察、思考和担忧。上网浏览新闻、点击网民对各类事件的评价时,她不安地看到了弥漫其中的暴戾之气,不少人声称不再相信做“好人”还有什么意义,有的人做了好事甚至反而遭到诬陷——“我们在生活里如果对美好视而不见,少了对美好的守望,人心就会冷漠。”她觉得,电视剧为大众喜闻乐见,对社会风气走向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文艺作品所表现的生活跟现实生活应该有距离,更不能靠煽乎人性中邪恶的因素来吸引眼球,编剧导演演员应该用集体的创作智慧,唤起人性的善良与美好,引领健康的价值取向。在当下,就是要呼唤好人的出现,要让好人活得开心,要让做好事做得理直气壮!”
润物细无声地在观众心中播种希望
如何处理艺术创作和价值引领的关系?奚美娟认为,正确的艺术创作态度,就是永远遵循艺术内在的规律。“既尊重传统文化,又看到时代需求,这样创作出来的人物和故事才真实可信,‘润物细无声’地在观众心中播下美好和希望的种子。”
在她看来,艺术追求“真实”,是要表现最普通的市民生活,有家长里短的味道,却也不能渲染庸俗媚俗的生活现象,尤其不能为了博一个收视率,刻意渲染人性自私、邪恶、无情的一面,把家庭夸张成“战场”,把矛盾推向激化。
“艺术作品要以情动人,情来源于生活的真实体验,脱离了真实的感情是无法打动观众的。”在电影《法官妈妈》开拍之前,奚美娟花了一个星期随“法官妈妈”的原型尚秀云一起上下班,观摩了两个案子的办理过程。结果,与以前许多青少年犯罪题材作品相比,奚美娟在剧中饰演的法官不以一个灵魂拯救者的形象高高在上,而以一种平常、真切的感情感化着失足少年,同时感动了观众。
从《假女真情》、《留守女士》、《一棵树》、《儿女情长》、《月圆今宵》中的好人角色,到《黑三角》、《黑金》、《坐庄》中的反派角色,奚美娟说自己并不刻意挑选扮演角色的“色彩”。对于她最擅长表现的传统女性,奚美娟说:“就像《一棵树》中扮演的陕北农村女性形象,让人感到真实的,是角色的‘文化状态’。文化不是指单纯的知识,不是说读了多少书就明多少理,而是生活阅历的积累和自然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