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民国时的石家庄报纸:新闻失实常见,喜夸大猎奇

2012年09月03日 13:53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0)

  石家庄新闻界受到京津报界影响很大,上世纪30年代初,外地报社在石家庄的派驻机构已经达到了九家,外地报纸在石的销售量也日渐增长。据《大公报》驻石记者统计,“销量最多,即天津大公报,日销量二百数十份;庸报十余份;东方日报三十余份;上海申报三十余份;新闻报十余份;北京(应为天津)益世报七十份;白话报五十份;小小日报四十份;其余华北日报、世界日报、群强日报、京报、晨报、晓报、实报、品报,共销五十余份。此后当更有蒸蒸日上之势云”。石家庄本地报纸面对来自外地的挤压,从刊载内容、发行渠道、销售价格上与外来报纸展开了竞争,同时本地几家报社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哪家编排印刷质量拔得头筹,都会引起其他报社的不满和紧张。

  李惠民 记者安文联

  京津报界对石家庄报纸影响巨大

  石家庄本地的几张报纸,从整体内容上,特别是国内外新闻报道和评论方面,无法与大城市的报纸相抗衡。

  “七七事变”前,所有本地报社的国际国内重要新闻以及评论稿的来源,均出自中央通讯社;石家庄沦陷后,报社能够采用的国际国内重要新闻以及评论稿,绝大多数出自日本“同盟社”的电讯稿;抗战胜利,后各家报纸的国际国内重要新闻以及评论稿内容,主要是用收音机抄收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的记录新闻。

  当时石家庄已经具备用电报与外地记者拍发新闻的条件,中文电报稿每字收费为银元二分五厘,外文新闻电报每字银元五分,但是,本地报社的使用率不高,使用者多数为外地报社的派驻记者。后来各报都有了自己的收报机,可以随时收译电讯稿。1946年《石门日报》常常以“本报第一收音室报告”的名义,刊发各种国内外的新闻。各地新闻一般由本地各家报社驻外地的特派记者供稿,部分小报的大量消息则依靠剪辑大报新闻,编辑进行加工处理,以上海讯、广州讯、南京讯等为讯头,充当要闻来源。

  各家报社都有“访员”

  在报纸内容竞争上,石家庄报纸只能体现在当地新闻上,针对地方当局通告、社会各界动态、商业起伏盈亏、盗抢打劫案件、演艺名伶趣闻、民间冲突诉讼等大做文章。

  各家报社一般都有“访员”,大部分访员从商会、警察局、各同业行会等部门或机关获取信息材料。民国时期,在石家庄几家报社当过记者和编辑的迪中先生在回忆录中说,他当年采访的主要机关单位是石门市政府的社会科、教育科、市警察局的行政科、法院、第十一专员公署的宣传科,以及市商会、银行、银号、大兴纱厂等。

  上世纪30年代的《商报》比较系统地报道石门商会和同业行会的历次会议内容,事无巨细地跟踪报道警察局的各种通告和案件侦破情况。当时,各报雇员人数普遍偏少,往往是一人身兼数职,既当记者,又从事编辑,甚至负责校对。国民党接手后的《石门日报》,“记者只一二人,每天要交七八篇稿”,因此,转载其他报纸内容或简单编辑加工一些本市机关提供的现成稿件的现象极其普遍。

  由于外出采访的记者不足,新闻稿源不足,以及记者专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不强,对有些道听途说的消息不经任何调查核实,源源不断地向报社编发“据悉”稿件,导致报社稿件质量大多不高,新闻失实现象时常发生。例如,当解放军歼灭胡宗南所部收复延安后,石家庄报纸发布的新闻稿还在说,“延安固若金汤,共军伤亡惨重”。在石家庄解放前夕,蒋介石嫡系部队第三军在保定清风店战役中全军覆没,军长和副军长全部被活捉,而新闻稿依然不顾事实,报道说国军大获全胜,第三军已胜利返回石家庄防地。

  追求效应,报道逮险猎奇

  奇闻轶事是报纸吸引读者的一种手段,民国时石家庄各报纸对从警察局、法院或社会上联系的耳目那里采访的凶杀、失火、大盗窃、大诈骗等事件,“详细描写,突出发表,以便耸人听闻,从而吸引读者,扩大报纸发行。”

  为了增加报纸吸引力,有的报馆甚至不惜以失真为代价,当时报界人士片面认为,越惊险离奇越具有新闻价值。所以,民国时期石家庄报纸上标新立异的社会新闻报道题目屡见不鲜,有的就是为了单纯迎合

  一般市民阶层人士的猎奇阅读喜好,有的还刊登一些“吹捧名伶或妓女的文章”。1933年《石门日报》为了吸引市民的关注,举办了石门市首届著名妓女评选,选出了花国大总统、花国副总统、花魁、宝星、金星、银星、红星、黄星、蓝星、白星、紫星、亚星等12位石门妓女名花。在报纸刊载的新闻中,为数不少的报道是关于城市社会发生的偷盗、流氓、吸毒、赌博、暗杀等案件材料。

  在上世纪30年代的《商报》上,可以经常看到像《为何再打妇人脸》、《儿子诬母有奸》、《一位少女的奇态轰动游人观感》、《何来疯妇大闹吴公祠》、《煤黑串演男女大武剧》等社会纠纷和诉讼案件的报道。报纸为了追逐新闻吸引力,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严重污染社会文化空气,所以民国时期,石家庄的各种报纸普遍存在着“除夸大、歪曲之外,就是炫奇”的特点。

  白话文办报,逗号一用到底

  上世纪30年代初的《石门日报》,为四开四版,第一版为要闻,第二版是小说连载,第三版是副刊,第四版是社会新闻。《正言报》也为四开四版,但版面内容稍有不同,其第二版是副刊,第三版是特种副刊。

  1930年代末的《石门新报》,每日出版对开一张,后来纸张来源稍感拮据,于是改为每周二、四、六各出对开一张,而周一、三、五、日则各出四开一张。内容上第一版为要闻,第二版是本市新闻,第三版是各地新闻,第四版是副刊。抗战胜利后的《石门日报》,第一版是国内外新闻和社论,第二版是本市社会新闻,第三版是副刊,第四版是广告。创刊于1945年的《醒民日报》,也是四开四版小报,没有自己的特色。

  国民政府于1928年规定统一使用标点符号,石家庄报刊创办均在此后,并且都是用普通白话文,所以阅读断句并不困难。但是,一般的报纸标点使用往往是一逗到底,整段全用逗号,或者是一句到底,或者整段全用句号。从版面编排设计方面看,大报一版为14栏,每栏宽为新五号字120行,每行排10个字;大多数报纸一直都比较机械,缺乏艺术性,文字皆为自右向左竖排的形式。当时报纸都是活字印刷,没有纸型,当铅字连续磨损后,字迹往往模糊不清,印刷质量相对较差。30年代有的小报社因字号不全,经常存在使用不同字号混排现象。譬如,《商报》时常出现大小不一字号的标题,致使版面美观效果受到严重影响。1940年代以后,特别是一些较大的报社,在报型、版数、开张、版面安排、组版设计、标题制作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改观。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