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村民放弃住楼房守护800年古槐 孩子均以古槐取名

2012年09月04日 11:26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0)

  今日出镜

  800年的古槐树及其守护人杜四海

  采访动机

  省会西三庄村村民杜四海家中有一棵800多年的国槐。杜家家谱有记载的200年里,杜家十几代人精心守护着这棵古槐,演绎了一段传奇的人树情缘。

  □文/本报记者 董昌 实习生 张玉洁 图/本报首席记者 李青

  走进西三庄村,提到杜四海家的古槐,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杜四海家中的那棵800岁的古槐,至今依然枝繁叶茂,用其顽强的生命力演绎着它传奇的一生。”说到这棵古槐,村民们满脸的兴奋。

  护树放弃住楼房

  迈进杜四海家的四合院,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葱绿茂盛的古槐。古槐像一把巨大的天然遮阳伞将这个四合院笼罩在一片绿荫中。走近后,记者看到有几名村民一边输液,一边坐在树下聊着天。“我和爱人一起开了个诊所,村民喜欢古槐树下这份惬意,所以纷纷要求坐在树下输液。”杜四海说。

  站在树荫下,记者看到古槐在三根铁柱和若干纵横交错的钢丝支撑下,以它饱经风霜却依旧顽强的生命状态矗立在四合院中。杜四海说,这棵古槐树周长3.4米,两个人根本无法将它完全抱住。

  杜四海拿出了古槐树的“户口本”,记者看到,2003年10月这棵古槐就被市园林局收录为古树名木。杜四海说,西三庄村2003年整体规划时,全村人都住进了楼房,唯独他们一家为了保护这棵古槐,没有选择住楼房。“在哪住都一样,如果走了,树就管不了了。”杜四海说,这棵树留给他们家的回忆实在太多了。

  据杜四海说,2008年4月市园林局请来了北京专家,将树洞重新进行了修补。“十余名专家先将树洞掏空,然后风干、防腐,最后,填塞泡沫、补修树皮,整个修复过程花费近半个月的时间。”

  用名字记录古树精神

  树辉、树谦、树宇、树恩、树超、树娟,杜四海的子辈中,孩子们的名字都是由他的父亲以这棵古槐来取名的。“老人和这棵古槐有着深深的情谊,在老人心中它已不再是一棵树,而像是一个世代相处的老友,把古树精神注入子孙的名字中,象征美好的希冀,也让孩子们记住这棵树。”杜四海说。

  “记着小的时候,父亲就在树叉上拴上秋千,我经常带着伙伴们来家里打秋千。它不仅给我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也陪伴着我成长,并且也是小一辈童年最好的游乐园。”杜四海说,正是怀着对这棵古树难以割舍的情谊,他们家世代精心照料着它。“俗话说树冠有多大,树根就有多大,每到四五月份,我每天都会在整个院子里浇水;雨季来临前,还要提前对枯枝进行修剪;秋天到了,我还会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清扫着落叶;冬天大雪压弯枝头,我会站在寒风中,拿着竹竿敲打着枝头的积雪。

  村民时常看望古槐

  随后,记者走访西三庄村时发现,这棵古槐已与村民们融为了一体,村民们纷纷怀着敬仰的心情去关心它、呵护它。“前两天,有位村民来家里看到,古槐上的避雷针掉了下来,就主动爬上去将其安装好。”杜四海说,一到夏天街坊四邻都会来家里乘凉,坐在一起聊着古槐的故事。

  交谈中,有一位老人抱着孙子边往院中走来边说,咱们去看看古槐树,好长时间没来看它了!老人仰望着这棵老槐树,孙子则用小手不停地摸着老树皮。“800年来老槐树一直庇护着我们全村人,也无声无息默默地守护着我们这里的百姓。”抱着孩子的老人说,古槐树给予全村人太多精神财富。“如果有需要,我相信全村人都会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保护古槐树的队伍中,用实际行动来呵护它。”

  期盼专业保护方案

  杜四海说,除了日常的修剪、浇灌,他经常会从网上寻找养护古槐树的相关知识。“这几年来古槐的枝干长得挺快,再加上长时间风吹日晒和雨雪天气,目前古槐迫切地需要采取加固措施。”杜四海希望,研究古树的专家也能针对古槐树提出一些具体的保护措施。

  昨日16时,记者与市园林局取得联系,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他们正在对全市的古树名木进行新一轮普查。针对有些古树名木的保护,他们会请专家帮助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