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赵葆秀将与弟子连袂三出代表作 老旦也要挑大梁

2012年09月05日 15:58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改变“同光十三绝”中老旦居边的境遇———

  都说老旦不挑班,但赵葆秀是个例外。25年前,她凭借《八珍汤》中的“风雪夜”一场,为这个行当摘得了第一个戏剧“梅花奖”,之后更以《金龟记》和《风雨同仁堂》让以往多是以主配角面貌出现的老旦,自信地站在了舞台的中央。9月10日至12日,以“德艺双馨 璀璨人生”为主题的赵葆秀“继承、创新、教学”展演活动,将连续三天在梅兰芳大剧院推出,届时,她将率弟子北京京剧院的翟墨、侯宇,国家京剧院的谭晓令,福建京剧院的张召君,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的孙丽英,黑龙江省京剧院的黄丽珠联袂登台,串折演出《八珍汤》、《金龟记》、《风雨同仁堂》三出代表剧目。

  ■老旦还想挑大梁?

  用剧目回应质疑

  相比老生和青衣,老旦行当在京剧中是公认的弱行,但是在1987年12月3日,赵葆秀却凭借《八珍汤》、《太君辞朝》、《徐母骂曹》、《李逵探母》剧中的四折戏,一举拿下老旦的第一个“梅花奖”。但其实就在《八珍汤》创排之初,她却要为请导演、请乐队四处求人,还要直面“老旦还想挑大梁”的质疑。之后的《金龟记》和《风雨同仁堂》,更是成为了公认的老旦戏经典,并被全国多个院团所搬演。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一句话概括了赵葆秀的老旦艺术,“她很好地把握了李派艺术的内涵,同时拓展了老旦行当。”

  ■指导票友分文不取

  拎水果都会被骂

  如今,赵葆秀门下正式行过拜师礼的学生就有十余位,但跟她学戏的人却远不止这些,其中还不乏业余学生。在北京,还有一个痴迷赵葆秀老旦艺术的民间沙龙——秀缘艺社,其中的很多社员都会抽空向赵葆秀讨教,而为这些业余学生指导,赵葆秀不仅分文不取,甚至连拎水果上门都会被骂。一位温州苍南县的票友在一次全国票友比赛中得了银奖,当评委得知她的老师是赵葆秀时,询问,“赵老师上一节课要多少钱?”她回答,“赵老师不要钱。”“那她要什么?”“什么都不要。”“那她图什么?”

  ■深受戏迷爱戴

  患病时隔岸祈祷

  2008年,赵葆秀因乳腺肿瘤住进了医院,经历了手术和多次化疗,她很快恢复练嗓并重返舞台。而在这期间,很多戏迷票友都通过各种方式祝福并鼓励她。今年3月随北京京剧院赴台湾演出时,很多台北戏迷专程到后台来看她,一位老先生的秘书告诉赵葆秀,“您生病的那段时间,董事长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为您祈祷。”让赵葆秀很是感动。

  据悉,三场演出结束后,9月13日还将举办赵葆秀艺术人生座谈会,届时,多位知名艺术家、合作伙伴及学生将共同参与。

  ■文/本报记者 郭佳

  师妹及弟子眼中的赵葆秀

  ■师妹袁慧琴:

  严寒排队三小时为师父买烤鸭

  同为老旦名家的袁慧琴,17岁拜在李金泉先生门下时便结识了赵葆秀师姐,在她看来,此次展演在展示赵葆秀个人艺术成就的同时,也是对老旦行当地位的一个提升。“在那幅著名的‘同光十三绝’画像中,老旦的代表人物是站在最边上的,今天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葆秀师姐功不可没。”20多年来,赵葆秀的艺术和人品一直影响着袁慧琴,多年前的一件事她至今还记得,“那是在我18岁那年的冬天,正逢年节,一大早,葆秀师姐便去全聚德,在寒风中排了三个小时的队给李金泉老师买了两只大烤鸭。这种尊师重道的精神多年来一直影响着我。”

  ■弟子侯宇:

  生病时她选择默默承受

  2009年拜在赵葆秀门下的侯宇,是其学生中年纪最小的,那时,大病初愈的赵葆秀带着假发还坚持给她说了一出《金龟记》。虽然在正式拜师之前,侯宇已经开始和赵葆秀学戏,但在她眼里,老师在生病前后对于教学和工作的态度没有任何变化。“老师生病时我们甚至都不知道,因为赵老师选择默默承受,没有告诉我们,只是谢绝了一切的外请。那时,赵老师家住的几个屋子都是阴面,冬天特别冷,记得我第一次去时甚至不敢相信这就是赵老师这么大演员的家。”先后拜了李鸣岩和赵葆秀,侯宇称两位老师没有丝毫的不悦,“李老师给我打下的基础非常好,后来赵老师又手把手地为我指导身段,这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老旦挑梁的“葆秀三出”

  《八珍汤》是以老戏《三进士》改编而来,1985年上演,曾连演80多场。其中第二场孙淑琳挣扎在风雪交加夜晚的这场戏,由李金泉先生设计唱腔,赵葆秀设计身段,运用水袖形成了载歌载舞的风格。

  《金龟记》创作整理于1990年,在以往多以折子演出,分为《钓龟》、《行路训子》、《哭灵》。赵葆秀在恩师李金泉和京剧名家苏维明共同整理指导下,为这几折戏添首加尾补中,使其成为完整的故事。

  《风雨同仁堂》是一出新编近代历史剧,扩展了老旦的声腔艺术。在老旦唱腔中糅进青衣的唱法,是赵葆秀在塑造乐徐氏时的音乐形象定位。该剧三年演出一百余场,几乎囊括了京剧的所有奖项。

  ■文/本报记者 郭佳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