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料器工艺美术大师邢兰香:50年铸就"火中的雕塑"

2012年09月06日 15:49 来源:北京商报 参与互动(0)

  明蓝色的火焰里,料棍逐渐熔化变软,然后经过压、抻、剪以及细节塑造,六七分钟便成就一件莹润剔透、栩栩如生的精美料器。这种“火中的雕塑”,融会了邢兰香50年的制作经验与不断更新的创意理念,件件都是独一无二极具个性的珍品。

  《留住手艺》的作者盐野米松曾说,“经过人与人的磨合、沟通之后制作出来的物品,因为它们是一下一下做出来的,所以都是有着体温的,而这体温让使用它们的人觉得温暖”。这或许是技艺存在的重要价值之一,但这份体温还能延续多久,是我们整个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今,这些技艺多少都面临着与市场接触不顺畅、与徒弟传承不顺利等问题。这些问题或许并不是一个人、一个时间段就能解决的,但现阶段,我们完全可以做到的,是铭记。

  7分钟塑形

  呈现精美料器

  邢兰香坐在工作台前,拿起一根顾客挑好的浅黄色料棍,将棍的一头在喷灯的火焰下熔化,不停地转动着使其受热均匀。

  邢大师介绍说,“如果动作不熟练,导致一头热一头冷,就会热胀冷缩碎裂炸开”。在火上烤了一会儿,用镊子将料棍前端拢成一个球状,她左手转动,右手用一把大镊子压平圆球的边缘,然后用剪刀将外圈剪成一瓣一瓣的,初步做出花瓣的造型,接着她又用小镊子拉抻花瓣使其更接近实物。

  第一层基本完成,又用镊子、剪刀细细塑出第二层花瓣;从底端剪出一点儿料抹在中间,稍微调整就是花心的模样。然后将其放在专用的砂盆里,使其逐步降温,防止气温骤降导致作品炸裂破碎。整个流程六七分钟,一朵晶莹剔透、层次分明的牡丹花就呈现出来了,令人爱不释手。

  一位来自东京的日本老人一次就挑了3对牡丹花饰品,邢兰香制作的过程中,老人一直坐在旁边认真赏鉴。牡丹花项链配以牡丹花手链,温婉典雅、韵味悠长。而且,在不同的光线作用下,浅黄色、浅紫色的原料还能变色,颇为奇妙。

  50年坚守

  练就精湛技艺

  在邢兰香的手中,一朵牡丹花的诞生看似如此简单,然而达到今天炉火纯青的境界也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而是缘于她50年的坚守以及不断加入的创意设计理念。

  邢兰香于1962年进入北京料器厂。那时候做料器用的是油灯,车间里被熏得黑漆漆的。“师傅们拿着料器棒在油灯上烧,脸上又是油又是汗,一道黑一道白的,衣服上也挺脏,不是个干净工作。”

  看到这样的工作环境,当时和邢兰香一起分配到料器厂的26名学徒工参观完厂子后就走了十几个。可邢兰香留下了,因为她看中了这活有趣的部分。“老师傅们凭着一把镊子,随心所欲喜欢什么就做什么造型,猫儿狗儿一个个看起来栩栩如生,极为可爱。一看到这些就特别感兴趣。”后来的很多年里,她都踏踏实实地干这份工作,从来没有动摇过。

  1970年,她师从陈德海、田文元,“那时候先学做扣子,掌握烧料技巧。师傅不多言语,就让你在一边看着他怎么做。学做料器主要凭悟性,还有就是钻研创意的劲头。因为没有任何模具和参考书,就是一把镊子一把剪刀,所以在做之前必须要设计好所做造型的神态、动作,需要一气呵成,这凭的是手感”。

  1976年,邢兰香进入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学习。 学员们第一年学素描、速写,第二年学雕塑、水粉、国画。学成归厂后,邢兰香再次拿起料器活,色彩和造型方面有了独到之处,艺术思路拓宽了,脑子也变得更加灵活。“同样是做鸡,我做的就特别有味道,胖胖的很有意思,神态造型跟别人一比就不一样。”

  几年艰苦摸索学习,她掌握了精湛的制作工艺,并形成了自己造型新颖、风格清秀、做工细腻、配色丰满的艺术风格。

  未来形势看好

  传承依然堪忧

  上世纪90年代,因为多种原因北京料器厂倒闭了,邢兰香受邀在一家美国公司担任总设计师。当她得知在北京料器厂原址上建成百工坊之后,毅然放弃高薪,回到北京开起来料器工作坊。

  凭借50年练就的精湛技艺,她的作品吸引了一批来自海内外的顾客。“有位先生想送怀孕的妻子一件生日礼物,拿来一张夫妻二人的合影,我就根据照片塑了他俩的形象。这种独一无二性就是我这门手艺的特点,你想要什么造型我就能现场做出来。”

  现在年轻人追求时尚元素,邢兰香也与时俱进,塑造年轻人喜欢的物件。“前段时间有个小伙子想要一个骷髅头,我也给他做出来了。年轻人嘛,喜欢新鲜的东西,我也得跟着时代变化去塑造新形象。”

  “总的来说,现在的形势是越来越好,很多人知道后都是专门慕名来,就为了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说到这里,邢兰香满足地笑了。但是被问及传承情况时,她有些担忧,“现在的年轻人哪有耐心坐得住,而且这手艺得学很多年才能见成效,没有人愿意学。另外,现在没多少人做这门手艺,也就没人化料做料棍了,培养一个徒弟等到他出师也得糟践不少的料棍,这也是一个问题”。

  很多顾客登门时,也会问及料器传承的问题,邢兰香说,“现在,只有我的两个儿子刘宇和刘星在继承这门手艺”。说话间,邢兰香的爱人还拉开工作室的小柜子,指着里边的料器说,“这些都是当年料器厂倒闭的时候我们买过来的,还够做个十多年”。

  两个传承人,对于这门蕴含深厚传统的手工艺来说,力量显然过于单薄;还够做十多年的料棍,在现在看来也许是富余的状态,而不远的十年以后,这朵艺术的奇葩是否将就此枯萎?

  历史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已有了用琉璃制作的日用品和装饰品。宋代,出现了五彩琉璃灯,建筑上也出现了琉璃砖和琉璃浮雕。元定都北京后,在和平门外琉璃厂一带先后建立许多琉璃作坊,为修建皇宫提供材料。

  明、清两代是料器的鼎盛时期,民间料器行多集中在花市一带,成为北京特有的手工艺品之一。据明代《帝王景物略》记载:“向夕而张灯,灯则烧球,料丝则夹画、堆墨等。”由此可见,那时北京正月十五灯节上就有了烧制而成的料器固球灯,并已有经过彩绘的料丝灯。

  清朝康熙年间,皇帝命工部在北京琉璃厂设置御厂,制造料器供奉内廷,时称“宫料”、“御琉璃”。这时,料器的制作工艺已愈发精细,作品观赏性增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北京出现了首家大规模的料器制造厂,由皇家设立,场址就在今天的琉璃厂。

  工艺流程

  料器原料采用自然界中的硅酸盐及其他金属氧化物等,经过高温均匀熔化,拔成各种规格的料棍。制作时在喷灯上将料棍烧软,待软化后用镊子迅速压、拉、抻,有时还会用到剪子进行细节处理。

  由于料器制作需要在高温熔化状态下完成,六七分钟就需塑造出形态生动的作品,因此整个过程必须一气呵成。给琉璃塑形时温度必须是恒定的,如果料器脱离喷灯的火焰,材料变凉就无法塑形,甚至会因为热胀冷缩而炸裂。而制作料器的精髓乃在于构想设计。制作前,需有成熟的构图在脑中,有时甚至还得根据烧制情况进行即兴创作。

  颜色各异的料棍,经过细腻娴熟的手工技艺,再加入巧思设计,呈现出琉璃材质的光泽、多彩、柔媚、神秘特性,纯手工的制作工艺也使其更具独特性。这种经过双手、工具悉心打造出来的物件,有着让人眷恋的质地。

  代表作品

  翡翠白菜

  莹白润泽的茎,浅绿渐变至墨绿的叶子,外层叶子自然翻卷,内层叶子层层包裹,叶片错落相生,茎叶上脉络清晰。翡翠白菜取其音译,又称为“百财”,有“财源滚滚”的传统寓意。

  唐簪花侍女

  一组唐簪花侍女料器,造型典雅,神态各具。侍女发髻高挽插以花朵,弯眉轻描,目含柔波,粉面妖娆,红唇淡抹,着以鲜艳服饰,举手投足间百媚千娇。再有仙鹤等纤洁动物点缀其间,更添情趣。SourcePh">

  商报记者 赵楠

  北京商报《老字号周刊》顾问团名单

  安惠民

  李士靖

  姜俊贤

  赵 书

  刘一达

  王茹芹

  王成荣

  刘满来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