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保护呼唤"年轻血液" 年轻人去打工赚更多
“来者何人?俺乃泰山石敢当!胆大的妖狼,竟敢在泰山上拦路吃人,俺岂能容你!”正在山东省台儿庄古城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范正安表演的泰山单人皮影《石敢当除狼妖》让观众领略到了“天下一绝”的独特风范。
皮影是中国民间一种古老的曲艺形式,多地都有皮影艺术。其他地方表演皮影通常是一个团队,至少要两个人,一般都七八个人,而泰山皮影是演出只有一人完成,左脚踩鼓,右脚敲锣,口中演唱,双手指挥皮影,一个人演出一台戏,因此,泰山皮影又被称为“十不闲”,对艺人的要求极高。
而这门传统技艺正面临失传危险。66岁的范正安是泰山皮影代表性传承人,也是这门民间艺术目前的唯一传人。他说:“在我之后,就没人能表演这样的艺术了,这门绝活也就失传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织锦工艺也同样面临后继乏人问题。黎族织锦工艺传承人黄翠花告诉记者,随着黎族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过去那种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喜欢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人越来越少。
据了解,上世纪50年代,黎族妇女普遍掌握黎锦工艺,到上世纪70年代已不足一半,现掌握织染技艺的不足百人,而且掌握这项技艺的人大多年事已高,随着她们的相继谢世,将面临人亡艺绝的尴尬。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的关键是传承人。国务院至今已公布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有1488名,目前已去世100余位。据统计,首批226人中60岁以上(不包括60岁)的约占91%,第二批551人中60岁以上的约占71%,第三批711人中60岁以上的约占78%。其中,在第三批传统戏剧类的196位代表性传承人里,60岁以下的仅有19人。
年轻人对非遗缺乏热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部分非遗项目难以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国家级非遗项目水族马尾绣传承人宋水仙告诉记者,绣一个书本大小的绣片要用两三个星期时间,就算能卖到500元,平均一天才能挣二三十块钱,现在年轻人出去打工比这个挣钱多了,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学。
山东惠民木板年画传承人王圣亮告诉记者:“刻一块木板短的要一两个星期,长的要半年以上,但一张年画才能卖几毛钱,看不到‘钱途’是没人传承的根本原因。”
由于相当一部分非遗项目是手工制作,加之所用工具较为传统,制作过程非常辛苦,这也是年轻人不愿学的原因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桑皮纸制作技艺传承人王柏林告诉记者,桑皮纸工艺流程包括选料、剥皮、蒸煮、打浆、捞纸、焙纸等30多道程序,全部采用手工制作,整个过程非常辛苦,年轻人都吃不了这份苦。他说:“这几年也收了几个徒弟,但大部分学着学着就放弃了,主要是太辛苦。”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大学教授乌丙安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在于保护传承人,他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看不见的,它是以人为载体的,它的拥有者存在于民间,是他们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
乌丙安说,解决非遗项目后继乏人的问题,一方面要依靠生产性保护等措施实现传承,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这些项目的投入,解除传承人的后顾之忧。(记者娄辰、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