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谭延闿墓花坛 确认为圆明园流散文物(图)
经过多年调查考证,北京圆明园管理处日前在官方网站上首次公布“圆明园流散文物清单”。据统计,目前国内经查明并认定的圆明园流散文物共有16处,其中江苏有两处共计9件,分别是南京中山陵谭延闿墓内的牡丹花坛和苏州拙政园内的8件石雕柱础。
据统计,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间,至少有150万件圆明园文物因劫掠、贩运等方式,或流失至海外,或散落于国内各地。而谭延闿墓内的牡丹花坛,一直以来都被专家视为南京圆明园流散文物的“唯一真迹”。
谭延闿墓内的牡丹花坛位于祭堂旁边,直径约3米,高1米。花坛外部雕刻有两圈飞龙纹,中间饰以牡丹和祥云纹。早在2001年,圆明园的文物专家就曾来到谭延闿墓实地探访,专家鉴定后认为,牡丹花坛的雕工、材质和纹饰风格,属于典型的清代皇家园林风格,基本可以认定为圆明园文物,而墓园内另一件汉白玉祭台也被鉴定为“疑似圆明园文物”。此后数年间,又有多位文物专家先后来此探访,“专家组”的鉴定意见高度一致:牡丹花坛的图案和雕刻手法与圆明园石刻文物如出一辙。
认定牡丹花坛为圆明园流散文物的“关键证据”,来自于南京文史专家发现的一本绝版史料——傅焕光所著《总理陵园小志》。傅焕光曾任中山陵园建设委员会园林组主任,此书出版于1933年8月,是其记载孙中山先生陵园建设的资料性文集。书中明确记载,谭墓内石刻“皆北平古物”,且“为圆明园遗物,原存南京明故宫文物保存所内”。
牡丹花坛如何从圆明园运至南京的谜团,也在文献资料中找到了答案。据1934年出版的《古物保管委员会工作汇报》记载,当年一个名叫胡九斋的古董商在北京搜罗的一批石刻文物被国民政府查扣,按照最初的计划,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准备将这批文物赠送给北京的中南海公园,但对方表示“器物过重难以运送”,后来便运至南京,划拨为建造谭延闿墓所用。
南京还有11件“疑似圆明园文物”
除了谭延闿墓的牡丹花坛,是否还有其他圆明园文物流散于南京?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历史系教授贺云翱告诉记者,根据初步调查,南京地区已知的“疑似圆明园文物”有6处,共计11件。
贺云翱告诉记者,根据近年来的调查,散落在南京的“疑似圆明园文物”主要有6处,分别是谭延闿墓的汉白玉祭台,静海寺纪念馆保存的两件石刻烛台,原中央研究院旧址内的一对石兽,南京博物院内的两座石狗,南京工业大学教学楼门前的两座石貔貅,以及南京农业大学主楼门前的两座石狮,共计11件。
由于年代久远且缺少史料记载,数量庞大的“圆明园遗珍”要如何鉴定并确认呢?
贺云翱表示,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后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扩建经营,其文物具有清代早中期的明显特征。因此,鉴定时主要从材质、造型、纹饰、雕刻技法四个方面判断分析。比如,造型规范、纹饰风格是否具有清代早中期的典型特点等。他还指出,圆明园的建造过程较为特殊,有很多外国艺术家参与了园林的建造设计,因此,很多文物和建筑构件会区别于清代早中期文物的一般特征,带有明显的异国风格。
“像国人熟知的圆明园兽首,在造型上就明显带有西方的写实风格,与中国传统的雕刻形象有很大差别。”贺云翱表示,南京农业大学的两座石狮就具有明显西方造型特征,其头部上扬,后足蹬地,有前扑出击之势,胡须、鬃毛等细微之处也清晰可辨。而按照中国传统风格雕出的狮子,要么是蹲坐型,要么是盘绣球,差别很大。不过,由于缺少文献档案记录,这批石刻文物的来历暂时无法确认,只能说是“疑似圆明园文物”。
(朱凯 臧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