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中国好声音》:释放正能量也是收视法宝

2012年09月14日 15:20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文艺时评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今年荧屏选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限娱令”后,昔日层出不穷的低俗话题、选手绯闻、毒舌评委、粉丝疯狂等现象大为降温,人文精神的积极提升、正能量的积极释放已成了打动人心、推高收视率的一大法宝,今年最红的《中国好声音》也是如此。

  《中国好声音》令人感动的地方很多,仅从导师与学员的互动环节来看,也体现了一种难得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更为关键的是这种“盲听盲选”,犹如老师在阅卷打分时隐去了学生的名字,这给来自五湖四海的“好声音”提供了同一条起跑线,十分契合时下人们内心对社会公平公正的真诚渴望,体现出在“好声音”面前机会人人均等的选择标准。

  同样打动观众的是《中国好声音》中对明星身份的颠覆。节目让学员们站在台上选择导师,这一规则变化,带来了有别于传统选秀、并令人耳目一新的场面,那就是导师(评委)们不再扮演逐个批评学员(选手)的“毒舌”,也完全没有面对草根选手的那种明星优越感。

  这不仅传递了一种民主精神,也传递了一种对普通人尊重的平等观念。《中国好声音》四位导师专业而充满个性的点评,不仅让学员们受益匪浅,也给观众上了一堂堂生动的音乐鉴赏课。

  《中国好声音》的导师们让观众想起了课堂上令人尊重的老师,这符合观众心底里对学生时代最美好的怀念。实际上,《中国好声音》的红火正契合了这些社会心声。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