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五音不全也能练出"好声音"?首先要学着练呼吸

2012年09月17日 15:58 来源:现代快报 参与互动(0)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副好嗓子,能唱出惊艳四座的“好声音”。但如果天生资质平庸、五音不全,这个愿望还能够实现吗?为什么我们彼此的声音千差万别,有的好听,有的不好听?有没有可能通过对发声器官的后天训练来得到动人的歌喉呢?发现周刊为您揭开人体“好声音”的秘密。

  □现代快报记者 郝多 王颖菲

  探索

  声音是如何发出的

  俗话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足以证明人类声音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人类的发音对于我们大脑的进化、智力发育和社会行为的影响都不可小觑,同时也是其他任何动物都无法媲美的,它是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之间达到了高度整合的结果。

  人体直接参与发声活动的器官由呼吸器官、发声振动器官、共鸣器官、语言器官与听觉感受器官等五部分组成。呼吸器官由口、鼻、喉头、气管、支气管、胸肋、肺脏、横膈膜、腹肌等组成。歌唱时完全依赖这些器官进行吸入与呼出空气的循环交替,来完成歌唱活动的全过程。肺脏是呼吸的中心,在肺脏与腹腔交会处,有一层韧性很强的隔膜,叫横膈膜,这是极其重要的歌唱呼吸器官。而发声振动器官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喉头声带,没有这一部分参与,再好的声音也出不来。

  南京医科大学解剖研究室教授丁炯介绍:喉,位于颈部中央,上接咽腔,下续气管,由5块喉软骨构成——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它不仅是气体进出的门户,也是人类发音原动力器官,成年男性的喉长约4.4厘米,女性长约3.6厘米。

  五块软骨是喉的支架,就相当于身体的骨骼系统,只不过这个骨骼是“软骨”,在支架上,还有关节和肌肉,而软骨主要靠关节相连,运动则是靠肌肉带动。

  虽然有5块喉软骨,但其实和声音相关的,大体是甲状软骨和杓状软骨。每条声带的前端附着于甲状软骨,后端分别连着两侧的杓状软骨。“就像小提琴,声带就好比小提琴上的弦,而这根弦两端固定的地方就是甲状软骨和杓状软骨。”

  甲状软骨和杓状软骨是可以活动的:呼吸时分开声带,发声时则使声带闭合,并拉紧它们。声带是一个弹性结构,通过周围喉肌和喉软骨的协同牵拉作用,可延长约50%。

  “声音的大小和音调的高低其实就和这两块软骨相关,发声时,声带这根弦拉得是松弛还是紧绷,决定了音调的高低;而两块软骨的距离,则决定了声音的大小。

  另外,会厌软骨与吞咽功能相关,它位于气管口上,形如扁叶状,当吞咽食物时,它便盖住喉头,以保护呼吸器官。“它就像个盖子一样,不让水或者食物进入喉腔。”丁炯介绍说,如果偶尔呛到,那就是神经调节反射没协调好,导致小盖子没及时翻好。然而歌唱时,它便有力卷起,使喉咙打开,辅助歌声共鸣。

  此外,人们之所以可以听到很有质感的声音,是因为声音发出后,还要产生共鸣。歌声共鸣器官由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与各窦组成。其中胸腔、鼻腔属于不可调节的固定共鸣腔;而喉腔、咽腔与口腔属于可调节的可变共鸣腔。歌唱时,声带所产生的震波,一部分顺喉室、咽腔、口腔、鼻腔、头腔各窦去形成共鸣,而另一部分则顺气管到支气管(胸腔)去形成共鸣。

  声音是如何分为好坏的

  正是靠这些器官的紧密配合,声音才得以发出,但是我们听到每个人的声音却千差万别,有的好听,有的不好听,这就不光是生理结构的问题了,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发声的原理。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音乐教师陈家兰在声乐,特别是美声方面,已经有32年的教学经验。她介绍,歌声可以分为物理属性与心理属性。声乐学上认为,物体振动具有三种物理属性,即频率、振幅和振动成分。由此对应在听觉感受上,也产生三种心理属性,即音高、音量以及音色。

  歌声的振动频率即声带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一般而言,在产生振动时,声带形状越长、越厚、越松弛,声带振动的次数就越少,发出的声音越低沉;声带形状越短、越薄、紧张度越强,则声带振动次数越多,发出的声音越尖锐。比如女声的声带比男声的声带更短、更窄、更薄,因而音区比男声天生高一个八度。

  音量主要取决于声带振动的振幅。强音量是声带作较大幅度、较宽振动的结果,而弱音量则是声带作较小幅度、较窄振动的结果。一般而言,平时说话时,声门下的气压在呼气时大约在667pa左右,而歌唱发声时则迅速增至5.3 - 6.7kpa左右。因此,声门下气压大,声带振幅大,声音就响亮。

  陈家兰说,音色因人而异,而对于同一个人来说,音色可以算是固有属性,较难改变。“音色主要和声带以及发声方式相关。”发声方式主要是后天的一些训练,因此,说话声音动听与否,有时不纯粹是天生的。

  “出生在演员家庭的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会得到正确的发声训练,而从小生活在有浓重方言家庭的孩子,不仅得不到正确的发声训练,如果再喜欢大喊大叫,声带可能会有小结,听起来嘶哑,那整个人说起话来就难听了。”

  揭秘

  好声音

  可以练出来

  虽然人的声带天生是有区别的,声带的厚薄造成了音色的不同。但不同的发声方法,也会导致声音的区别。比如学唱歌、学播音的,说话的声音就会和普通人有很大区别。另外,有些人虽然嗓子天生不错,但因为不好的发声习惯,比如噎着嗓子说话,声音也就不那么好听。

  陈老师认为,如果声带上没有什么特别的病变的话,经过后天的练习,资质平庸的人也能唱出“天籁之音”。这种练习大致包括两个方面:

  1.学着“闻花香”,练习胸腹式呼吸方法

  在陈老师看来,学唱歌,第一要务是学呼吸。

  平常人说话,主要是口腔产生共鸣,但因为嘴巴张开不大,空间不够,因此声音不嘹亮、空旷。对于歌唱家、播音员、配音演员来说,他们的声音之所以“好听”,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胸腹式的科学呼吸方式。什么是胸腹式呼吸?陈家兰解释,进行胸腹式呼吸时,就好比一个人正在闻花香,在吸入空气的同时,腰也随之扩张、膨胀起来,人们此时会发现,腰带紧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保持住呼吸、腰间也保持膨胀,然后慢慢吐气、不要一下子泄气;等一句唱完,再将这个过程重复,唱下一句。

  在这个过程中,唱歌的人会感觉到,身体里的气息像拉弹簧一样分为两边,一边的气被提起,一边的气“沉丹田”。在气往下沉的同时,人们应将一般总是耷拉着的软腭(口腔上方,硬腭与扁桃体之间的部位)提起、舌根放下,让更多的气被放出来。气息冲击声带,发出来声音就会变得圆润好听。“诀窍是:发声时口腔打开,保持‘有一定状态’的放松,用气托住声音,在身体两边形成对抗,同时身体中间的‘通道’保持畅通、没有堵塞。”

  陈老师指出,唱歌时,特别是美声、民族唱法,用气显得非常重要。而除了使用胸腹式的科学发声方法,帕瓦罗蒂、彭丽媛这样的知名歌手之所以能飙出如此高音,还在于他们胸腔、口腔,甚至头腔产生共鸣。

  电影演员读台词时,主要是胸腔、口腔产生共鸣,而歌唱家唱到高音,还会在头腔产生共鸣。此时声音越高,气就越往下沉,用的气也就越多。

  学会了如何呼吸,还得练习如何快吸快吐、慢吸慢吐、快吸慢吐、慢吸快吐。将这些练熟,人们就会发现,他们的歌声已经与之前产生了很大的区别。

  2.不断练耳、试唱,练出“音乐的耳朵”

  陈家兰表示,她曾教过一个男生,嗓音条件不错,但“五音不全”,发出的音总是不准。“其实,这并不是嗓子的问题,而是耳朵的问题,听不出音高。”陈老师说,在很多时候,如果将同一首歌听上十几遍,大部分人就基本会唱。可有的人唱得准,有的人就“根本不在调上”,根本原因在于,后者的听觉“有问题”——耳朵听进去后,自己想象出一种音高加以模仿,可因为开始就听得不对,因此模仿出来的也是错的。声乐老师们把这种情况称为“没有音乐的耳朵”,也就是天生的音准不行。

  不过,哪怕就是这种情况,后天也可以纠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停地听,一句一句跟着重复。一边进行不断练耳、试唱的训练,一边自己琢磨着声音是对还是错,音准的问题便可以慢慢得到修正。而那个“五音不全”的男生,就认真地进行了一学期的模仿训练——琴一弹,就模仿着唱出音高。最后,他期末考试成绩也由之前多年的“不及格”,“毫无悬念”地变成了“优秀”。

  陈老师建议,如果市民想自己练习唱歌,必须首先学会呼吸,“闻”进来后,开始发声,同时注意保护嗓子,如果发现嗓子疼痛,说明发声方法可能不对;其次是经常听歌、模仿,一句句地琢磨声音对还是错,并注意音准、节奏;最后还要关注吐字,口腔打开、字正腔圆地进行歌唱。在这样经常性的训练下,普通人一般半年就能见到成效;在老师指导和带领下,三至四年便可以达到进行小范围演出的水平。

  “除了天生的声带损伤,一般人的声带不会有太大问题,只会存在差异,因此,后天的努力是可以唱出令人惊艳的‘好声音’的。”陈家兰说。此外她也提醒家长,如果在婴儿阶段,孩子哭的时候声音太高、时间太久,可能会造成声带损伤;而小朋友平时的乱喊乱叫,也可能会“叫坏了嗓子”,使得声带发生病变。如此一来,后天则不太容易修复,孩子的一副好嗓子,将来可能就一直沙哑下去了。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