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日军为何凶残屠杀中国人? 武士道提倡"杀伐为荣"(5)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0月11日 08:02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既不信奉因果报应,又极端看重死后名誉

  徐锦庚:“因果报应”是一句重要的佛教语,“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佛教和某些宗教,都主张“修来世”,谓今世多做好事、善事,定会得到报应,能使“来世”摆脱困境和苦难,更加美好地生活。日本人不相信“因果报因”吗?

  陈明福:早在公元11世纪,日本王朝衰落,政权也由公卿转到武士手里,从而进入镰仓时代,武家政治——由武士阶级掌握政权、实行统治,一直延续到明治元年,约达七百年之久。西行法师(1118~1190)是跨平安和镰仓这两个朝代的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且来看他的一首诗:梦里相逢人不见/若知是梦何须醒/纵然梦里堂幽会/怎比真如见一回。

  这虽是梦之歌,但却直率且具有它的现实性。此后的诗人,就变得更微妙的写实了:竹子枝头群雀语/满园秋色映夕阳/萧瑟秋风荻叶凋/夕阳投影壁间消。

  有代表性的诗歌是民族的心声,我们从中可以窥见日本民族重实见轻幻觉,重当今轻未来,重现世轻死后,重既得轻憧憬的思维方式与处世之道。

  存在主义哲学在日本深入人心,他们信奉:人不免有一死,但你思死时表明你还活着,你就必须为你的当下的存在(生)负责,必须为你的选择负责。日本人对死的不同理解和感悟,凸显出了不同的人生目的和不同活法。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生死观,使得日本世风普遍鄙视“好死不如赖活”的人生观。

  日本战后最杰出的文学评论家江藤淳在家中割腕自杀前留下的遗书中自嘲:自己不过是只形骸,而自杀是自己处决此一形骸。日本另一位作家吉田兼好在《徒然草》里就有这样的说法:在四十岁以内死了最为得体。

  武士道要求武士为名誉不惜一死,在武士看来,利和名这两种东西,谁都喜欢。不过,利只是一时的过眼烟云,而名却是万世流芳的。日本“风土”学者第一人哲郎说:武士之所以肯舍去一切,不过是为了名誉罢了。在他们看来,名誉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得失,还关系到祖先和儿孙的荣誉,所以在必要的时候,武士会不惜牺牲生命而保全名誉。这就是日本军人有那么多人选择切腹自杀的原因。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