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称诺贝尔文学奖非最高文学标尺
作为当今中国文坛的重要人物,王蒙对目前蜂拥而起的文学奖有话要说,他认为:“垃圾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总读那些坐在马桶上看,不需要思考的书。”王蒙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他却拒绝配合参选。
文坛越热闹离文学越远
在王蒙看来,诺贝尔文学奖就像一块激怒公牛的红布,挑起人们非理性的反应。“什么信息都没有,却硬要崇拜歌颂、垂涎三尺,或反对贬低、声讨抗议,都没有什么意义。诺贝尔文学奖本身是北欧人评出来的,不可能满足中国人的价值观,也没有这个义务。与其批评诺奖,还不如改善国内的文艺评奖,增加它的权威性、公信力与影响力。”他建议,国内应该建立一种真正具有艺术性的权威华语文学大奖。
“文学奖做得再好,不如文学好。”王蒙认为最终具有决定性的还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奖项。“文学的成批成捆,作品与作家的成类成风,人物的批量生产,这是很恐怖的。”现在很多文学机关团体抱怨,自己从事的文学事业从中心滑到了边缘。王蒙却认为文学并不边缘,全国每年都要生产大批文学作品,但实情是著名作家越多,著名作品越少,文坛越热闹离文学越远。
王蒙认为,当下中国的确存在不少问题,“过去我们靠一些刺激来吸引读者,比如男男女女,上半身下半身之类。我们作品的文化内涵还需要不断提高。”
诺奖并非文学最高标尺
曾四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王蒙平和地说:“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非常有影响的奖,但是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文学的最高标尺,因为它毕竟只是设立在北欧的一个国家,就是瑞典,它代表的是瑞典科学院的有投票权的大概20个院士的看法。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机构可以对整个文学事业做出像奥林匹克似的那样一个裁判和排出名次来。”不过,王蒙对诺贝尔文学奖的高额奖金表示赞赏:“它的奖金是100多万欧元,我们的最高文学奖茅盾奖是3万元人民币。”他认为,得奖和艺术水准一致是最理想的事,如果某人有道德,有学问,最后却饿死了,这毕竟是一种遗憾。但如果光有奖金,别的什么都没有,那只说明发奖金的人瞎了眼了。 据《烟台晚报》、《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