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莫言获奖助中国人缓解文化焦虑

2012年10月12日 22:0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11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的消息在中国乃至全球激起了巨大反响。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花落中国籍作家,媒体和网民感叹,对于这一刻中国人已经等了太久。

  将魔幻现实主义融合进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的写作手法使得莫言的作品得到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以及国内外读者的肯定。莫言在接到自己获奖的消息后表示,“有点吃惊”。他说,现在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他排得相对靠后,让他这个相对年轻的作家拿这个奖,很惊讶。

  与莫言本人的谦虚表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公众的热情。12日,莫言的多部小说在当当、卓越、京东等网购平台相继售罄,许多实体书店也遭到抢购。在互联网上,关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讨论也颇为热烈。

  这股“莫言热”折射出的是中国民众埋藏已久的心结:随着中国作为政治经济大国的崛起,其传承千年,并引以为荣的中国文化为何总是徘徊于世界聚光灯的边缘?这种焦虑弥漫于文学、电影和其他文化领域,并在每年奥斯卡、诺贝尔等国际性奖项花落别家时达到高潮。

  莫言的获奖因此被许多人视为“及时雨”,似乎象征着世界对中国文学迟来的认可。这一时刻也带来了另一方面的期许:当下的“莫言热”能否重新唤醒中国对严肃文学的热情,从而助力中国文学的未来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诺奖情结”折射出的是国民对当代中国文学的不自信。中国的严肃文学受到网络时代和快节奏生活的冲击,在本土市场遭遇冷落;同时,盗版和大量急功近利的作品充斥于图书市场。

  “中国文学几十年来,提供的文本,已经非常好了,但还没有一个让几代人的心里一起痛苦的作品,还没有一个属于全民族的作品。中国除了鲁迅的杂文,很难有全民性的共识。”作家阿乙评论道。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电影、动漫等文化产业,造成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时的“先天性贫血”。加上文化差异和翻译困难等外部原因,中国文化作品一直难以步入世界级的荣誉堂。

  此次莫言的获奖说明,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世界已经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中国的当代文化。莫言的作品在获奖前,已被翻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瑞典语、俄语、日本语、韩语等十几种语言,有了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莫言多部小说的责任编辑叶开发表博文表示,莫言获奖可以促进、加深世界其他国家读者对中国文学的了解和理解,也会影响到其他作家。他的获奖“或许会是一个历史性的有坐标意义的事件,会让更多人来关注中国文学。”

  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曾介绍超过两百本外国文学著作进入中国的黄昱宁认为,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比较边缘化。“对于整个文学世界来说,莫言这样水准级别的作家,不管什么国家的人来读,都是一件好事情。这次莫言获奖鼓舞了中国文坛的士气。”(记者夏晓 姚远 姬少亭)

【编辑:陈薇伊】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