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超半数网友之前不知道莫言是谁
晚报记者 谢正宜 实习生 王倩阳 报道
从 10月 11日晚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出,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都被此占据,连人们的谈话内容都紧密围绕着 “莫言和中国文学”的话题。一时间,中国迎来了文学讨论的大热潮,在人们的记忆中,绝对没有这样一年,国人对文学的注目如同现在这般甚嚣尘上,更没有这样一刻,媒体对一个作家的关注超乎所有的影视明星。
大讨论:借诺贝尔的光?
近一个月,莫言因“稳占赔率榜榜首可能获奖”持续引发关注,莫言和诺贝尔这两个名词出现的频率几近到了刷屏的程度,目前,这一现象仍未消退。
而此前,莫言虽一直低调面对争议,但他还是在网络上“偷偷”予以关注,“挺我也好、批评也好,对我都是一种帮助,在互联网时代才有这种可能性,在以前平面媒体时代,一个作家不可能知道这么多人对你的评价。我感谢能将自己放在一个众声喧哗中的机会,这样一个持续了半个月的网络大战对我而言也是一个认识自我的机会,使我知道了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也让我知道了我有哪些宝贵的东西需要继续坚持。”
高关注:国际肯定的诱惑?
作家韩少功表示,莫言获诺奖是世界对中国文学的肯定,是一个好的起点。莫言的获奖鼓励了众多中国作家,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学的善意表达。的确如此,一百年来,中国作家都无缘诺贝尔文学奖,一次次遐想、一次次失之交臂,甚至让国人以为西方世界难以认可中国文学的辉煌。这正是莫言获奖引起国内社会普遍关注的原因所在。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称:“莫言获奖是诺贝尔委员会的一个大战略,可以看出诺贝尔委员会是从全球格局和视角下考虑看待这个事情的。这次获奖可以视作是诺贝尔委员会对中国崛起的肯定,是对中华文明、中国成就的肯定。”中国需要走向世界,中国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体现需要国际的认可,莫言的获奖如同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一般告诉中国:不必妄自尊大,亦不必妄自菲薄,正如莫言所言:“我不同意把诺贝尔文学奖看作最高奖项,它是一个重要奖项,它代表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的看法和意见。”
大销量:真正只为读作品?
昨日是莫言获诺奖的第一天,大众对这一事件的关注不仅限于过过嘴瘾发表一些观点意见,其关注度带来的是莫言作品一夜之间洛阳纸贵。据悉,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的实体书店都迎来了莫言作品的销售热潮,很多书店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莫言的代表作诸如《丰乳肥臀》、《蛙》等都一度售罄。昨日上午,北京最大的书店之一西单图书大厦里,莫言作品专架的图书在开门营业一小时后销售一空;上海书城在开门半个小时内,莫言的作品也已销售一空,书城不得不摆放出一块红色告示牌,上面写道:“莫言作品已售完,最快将于下周到货。”此外,包括当当网、卓越网在内的网络书城都专门设计了莫言作品集合,以“莫言——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为大标题来吸引读者的注意,而莫言的作品也迅速跻身各大网络书城的销售排行榜。
莫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创作,得奖对他来说并非罕事,但之前肯定都未能像今天这样,令莫言作品迎来如此大的销量,不能不说,诺奖的肯定带动了大众的读书热情。
然而,据诺奖官网调查,有59%参与者未读过莫言作品,新浪微博的一项调查也显示,超过一半的网友表示“说实话不知道莫言是谁”,超过两成的网友是通过电影《红高粱》得知莫言其人,对于其其他作品一知半解。很多在书店购买莫言作品的读者表示,莫言是自己国家的作家,却是诺贝尔文学奖让自己认识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