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热后冷思考:或能改变中国不乐观的阅读现状
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那天晚上,消息如同水银泻地,扑撒到网络的任何一个角落,整个微博都沸腾了,满屏都在说莫言,刷屏的人快要把网络刷爆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奥运会都开过的中国人为什么这样重视莫言获奖,可能是因为文学梦想更容易牵引出每个人的童年记忆、少年追求、青年理想,更容易把古代中国人汪洋恣肆的神思飘扬,把我们对未来的期许向往都焕发出来。以至于,当这个迟来的、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突然来临的时候,我们兴奋难平、不能自持。男女老少,文人墨客,贩夫走卒,平时从不读小说的人,都焕发出了少有的集体激动。
这一定是一个好事情,至少,在文学被冷落了好久以后。突然之间,借着莫言获奖的东风,全社会都来关注它,全社会都来议论它,大家争先恐后地来到书店,来到网上,把莫言的书抢购一空。
可是,许多事情在经历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后,还是需要有人在一旁说一些冷静的话,比如奥运会的圣火缓缓熄灭后,我们是否应该仔细思忖一下:热闹过后,我们怎么样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把奥运精神坚持下去,在日常生活中,把全民健身搞得更好,让我们整体的国民身体和精神的健康持续进步?
在莫言热潮来时,我们要看到,其实,这些年来,中国人的阅读状况尤其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非常不容乐观。感性一点看,我们身边喜欢看书、喜欢看文学作品的人越来越少,我们周围的书店在一个一个地消失,我们以前喜爱的文学杂志越来越难觅踪迹,我们关注的明星越来越多,我们知道的作家越来越少。理性一点看,有人做了一个统计,中国公民每年平均阅读量为0.7本书,而日本为4本,韩国7本,法国11本。
有许多人也不是不阅读,他们勤奋地上网刷博,驰骋在信息的海洋当中,人们越来越满足于网上碎片似的浅阅读,没有时间,或者就干脆没有时间去阅读一些严肃的文学作品,有的人甚至一走进书店,看到一排排琳琅满目的书就出现生理性头晕现象。也有许多人平常被太多事务性的事情缠身,很少有时间阅读,久而久之,甚至认为与其花时间阅读,不如花时间搞人际关系,前者太缥缈,后者更实惠。阅读多了,没准读成了迂夫子,成为大家的笑料。
有人说,文学是一个民族的土壤和河流,平时人们都去欣赏土壤上长出来的粮食和鲜花,去赞美河流当中荡起的浪花。没有去注意,如果没有深厚的土壤给予我们养分,没有源远流长的河流给予我们历史和心灵的资源,我们会没有底气和方向。文学家是一个社会的良心,他的所思所想,他的忧患和歌咏,他的痛楚和喜悦,能够深深地影响读者的心灵。
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一定和屈原杜甫苏东坡有关,一定和《诗经》有关,一定和唐诗宋词有关,一定和《红楼梦》有关。尽管今天我们身处极速发展的时代,但是,如果我们越来越疏于阅读,远离文学,我们的心灵就会越来越干枯无趣,我们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受局限。
莫言得奖,全民关注,这本身也说明,我们其实在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对文学的渴求,其实也就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渴求。
莫言热潮之后,让我们重视阅读,每年多读几本书。
(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