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作家几度接近诺奖:鲁迅拒绝,林语堂未入围

2012年10月24日 08:28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中国作家几度接近诺奖:鲁迅拒绝,林语堂未入围
埃斯普马克 朱良城 摄

  在莫言得奖之后,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就成了热门词。一切和它能扯上关系的,都连带成了热门人物。

  比如说,终身评委马悦然,以及昨天现身上海的谢尔·埃斯普马克。

  埃斯普马克是瑞典学院院士,曾经连续17年担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

  昨天下午上海世纪出版大厦,他的七卷长篇《失忆的年代》中文版新书首发,著名作家余华前来捧场。

  在发布会上,凡是较为官方或是表层化的问题,埃斯普马克会用一口标准的英语娓娓道来,就像是《国家地理》片中的旁白,沉稳、淡然。

  不过,一旦有人提出了敏感或是深层次的话题,埃斯普马克马上会换上瑞典语。

  显然,母语能够更精确地传达他的本意。

  而坐在他右边的旅瑞翻译家、《失忆的年代》译者万之,则会接管翻译工作,并且耐心地加以补充。

  毫无悬念,媒体们对于今年文学诺奖的话题,比埃斯普马克自己的小说要更感兴趣。

  诺奖的评选标准一直在变

  评委会是怎么工作的?诺贝尔文学奖是如何出炉的?……一到提问时间,媒体们纷纷抛出问题。

  虽然马悦然几天前已经回答过,但前主席埃斯普马克的回答,显然更权威一些。

  “诺奖初评委员会由5位瑞典学院院士组成,他们的工作量巨大,要看很多作家的书,眼睛都快读伤了。从2月至5月,先从全球200位被提名作家中选出20来人,5月底再筛选出5个决选名额,通常这5个作家来自不同国家。”埃斯普马克耐心地回答。

  而从6月起,院士们开始放假。

  “看这5名作家的全部作品,成了18位院士整个夏天的暑假作业。这5个名字,只有这18位读者知道,我们必须小心地守住秘密。当9月开会再聚时,经过三周的激烈讨论,最后由全体院士投票,决定今年的获奖者。”

  而诺奖的评选标准,也一直让人们争论不休。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人,关于文学奖得主的标准是“理想主义”,但这个说法过于笼统、主观。埃斯普马克坦承,标准的确一直在变化。

  “实际上,战后那一代院士对作家的选择,更强调文学的标新立异,这成为我们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的一个选择标准。”

  埃斯普马克说,“这个标新立异的标准,到了上世纪80年代,就被后来的院士打破了,他们更注重的,是把奖给那些不太为人注意、但我们认为很优秀的作家。”

  之前没人获奖,是因中国作协没提名?

  随着诺奖话题问答的深入,记者问得最多的还是:“为什么这么晚才轮到中国?”

  埃斯普马克似乎也为中国作家鸣不平,“我们有位院士曾说,全球文学创作进程中,亚洲国家有些落后,但什么叫落后?出产过李白、杜甫的国家怎么会在文学上是落后的?”

  事实上,不仅是马悦然,埃斯普马克自己也对中国文化、历史抱有兴趣。他的作品中,就有讲述明代改革家李贽故事的诗作《焚书》。

  对于中国作家长期无缘诺奖的情况,埃斯普马克是这样解释的:“上世纪30年代前,瑞典学院并没收到多少来自亚洲国家的提名。1913年,印度作家泰戈尔获奖的提名来自英国,且基于其本人的英译作品。”

  直到1936年,瑞典学院谨慎地迈了一步,曾考虑提名中国作家鲁迅。

  他们派人到中国询问鲁迅,但鲁迅自己并不是很感兴趣,他拒绝了提名,还认为当时中国没有作家能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不久,鲁迅去世。

  在二战期间,唯一被瑞典学院讨论过的东亚作家,是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和林语堂,但最终觉得林语堂在陈述中国转变时的作品,尚缺“精准的人物描写”及“力量和深度”。

  在上世纪60年代,诺奖考虑颁奖给一些亚洲作家,讨论持续了六七年,在此期间一些作家陆续辞世,包括1966年去世的老舍。

  莫言之前,最接近诺奖的中国籍作家,是沈从文。

  “当时,他被普遍看好,已经入选了最后5个人的名单。可惜的是,1988年8月,沈从文去世了。而诺贝尔文学奖,从来都只授予在世的作家。因此,我们也感到极其遗憾,却是无可奈何。”

  这时,台下突然有人犀利发问:“是不是说,原因出在我们中国人这边?”

  埃斯普马克听完翻译,似乎有些急了:“诺奖是需要各国作协、笔会的主席提名本国作家的。这么多年来,我们每年都会给你们的作协写信,但是,你们自己从不提名,这让我们怎么办?”

  小说《失忆的年代》,给社会照一次X光

  尽管是以反映现实的富含张力的诗句成名,但埃斯普马克的小说却更具野心。

  由7卷互相呼应但相对独立的长篇小说构成的《失忆的年代》系列,观照的是全人类的命运。

  “事实上,我试图用它们描绘出一幅批判西方社会的图景。”埃斯普马克介绍道,7个故事的主人公,有负责教育的官僚,有卧病在床的老妇人,有建筑工人,有年轻的金融巨头,还有被排斥在社会之外的妇女等。

  失忆、误解、蔑视、忠诚、仇恨、复仇、快乐,他从这7个视角切入,剖析人性的幽秘,“就像是给这个社会做了一次X光。”

  他坦言,自己对中国读者的反馈很是期待,“有趣的是,各国读者的关注点各有侧重。在法国,描写官僚的第1卷及关于首相被谋杀的第5卷较受欢迎,在捷克斯洛伐克,人们对和工人运动有关的内容感兴趣……读者的反馈,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映现出各国的社会现实点。”

  “读完了埃斯普马克这七部系列长篇中的第一部,说句实话,我为埃斯普马克感到遗憾。”这是余华昨天的开场白。

  发布会开始一个小时,余华一直默不作声,谁想到他上来就是这么一句。

  余华接着说:“如果不加入瑞典学院,他也会像特朗斯特罗姆(瑞典著名诗人、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那样,拿到一大笔钱(指获得诺奖奖金)。”

  洗耳恭听的埃斯普马克,笑了。

  “我是一个有经验的读者,作品看了一两页,我就知道,这本书是可以一口气看完的,还是要拿一张纸一支笔,把心得写在上面,慢慢品味。”在余华看来,埃斯普马克的小说属于后者。

  而余华喜欢埃斯普马克这本书的理由,很有个人色彩:“在我20来岁还没女朋友的时候,我曾经在某地走上台阶时,迎面遇见一个陌生姑娘。当时有人喊了她一声,她一回头,辫子正好从我的脸上扫过。小说中写妻子头发垂下的那段,让我再次回想起当年的记忆。”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