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评委:博彩网站“押中”莫言绝非泄密
“那些与诺奖擦肩而过的中国作家”有真有假 诺奖评委前主席一一澄清———
继马悦然之后,昨天,诺贝尔文学奖18位评委之一、评委会前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做客沪上,出席了其新作《失忆》中文版新书发布会暨作品研讨会。恰逢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埃斯普马克不可避免地又被追问到诺奖的话题。对于“那些与诺奖擦肩而过的中国作家”,民间曾有多个版本,鲁迅、老舍、沈从文、林语堂……都榜上有名。对此,埃斯普马克一一做了澄清。
■鲁迅拒绝了诺奖提名
此事属实
有关鲁迅与诺贝尔文学奖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是,1927年,来自瑞典的探测学家斯文·赫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婉言谢绝了。
9月25日鲁迅给台静农回信说:“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谈道:“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昨天,埃斯普马克表示此事属实,“学院曾经派人给鲁迅带话,传给他一个信息,就是想提名他。但是鲁迅自己认为他不配,他谢绝了。”因此,鲁迅并没有被提名。
■林语堂确曾被提名
终未选中
随后,唯一被学院讨论过的东亚作家是赛珍珠和斯文·赫定推选的林语堂,人们称赞他呈现的中国图景有价值,但最终觉得他在陈述整个中国的转变时作品尚缺“精准的人物描写”及“力量和深度”。
埃斯普马克说,林语堂确实被提名过,也经过了仔细的讨论,但是最终并没有选中他。在那个时代,评选的过程没有今天这么复杂,要经过200人大名单到20人到5人的程序,就是一个简单的程序,但是林语堂最终没有被选中,那是在1939年。随后,战争期间,诺贝尔文学奖曾经停止一段时间,直到战后重新开始讨论,但是没有再讨论过林语堂的问题。
■沈从文因去世错过诺奖 这是真的
和马悦然一样,他重申了离诺奖最近的中国作家是沈从文,但是沈从文先生于1988年5月10日离世,当时他已经进入评选的最终5人名单,由于他的去世,评选程序终止。他对此表示遗憾,很多人问为什么诺奖对于中国人来说来得这么晚,他的回答是:“在二战以前,你们有权力提名,但是没有任何人给我们提名,鲁迅还是我们派去的调查员发现了他。而沈从文先生,在评选过程中就去世了,对此,我们能做什么呢?”
■老舍自认“不够格”
没有提名
有关老舍由于去世与诺奖失之交臂的故事也流传甚广,老舍之子舒乙认为,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就该是父亲,但在1968年“文革”进入高峰期,瑞典派驻华大使寻访老舍下落一直没准确音信,就断定老舍已经去世(老舍早已于1966年去世)。由于诺贝尔奖不颁给已故之人,所以评选委员会决定在剩下的4个人中重新评选,条件之一最好是东方人,结果是日本的川端康成获奖。
埃斯普马克告诉记者,当年瑞典学院方面确实询问过老舍愿不愿意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结果老舍很谦虚,说自己还不够格,所以也没有提名他。他强调,提到的这些作家有些是档案已经解密,有些是消息被泄露,但是也没人知道其中的细节。“我想这50年来,如果没有中国作家入围,倒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
■今年评选的细节
这是机密
今年评选的过程、辩论的细节都是机密。第一步有提名资格的人都可以提名,2月1日截止,然后5人小组开会讨论,将候选人筛选到20位,委员会自己有权力填补自己喜欢的作家,然后将20个作家提交给学院讨论,5月份选出3-5人的短名单。
虽然不能透露更多细节,“但是可以保证的是,我们的辩论中没有政治性的话题,我们的辩论不是讨论这些,而是关注伟大作家的艺术。我看过莫言的大部分的作品,翻译过莫言最多的是法国,我也读过英文和瑞典文的版本,我还做了比较,从各个角度去看这个作家的创作。”
■博彩网站“押中”莫言
绝非泄密
此前,两家博彩网站将莫言作为今年获奖的大热门,为什么会这么准?会不会有泄密的可能?埃斯普马克予以否认,“不可能,所有程序都在秘密当中进行。”
莫言获奖在中国引起巨大反应他表示理解,“诺奖的目的就是让一个好作家的作品能有更广大的读者。大家会有一个误解,获奖之后会破坏作家的创作能力,当然我们是看到一些例子,出于某种原因获奖作家再没有好的作品出来,但是我也可以给大家举一些好的例子,比如诗人叶慈,他在获奖之后写了最优秀的诗作,托马斯·曼也是在获奖之后写出了伟大的著作,甚至学院还讨论过是不是再给他发奖。”
■本报记者罗皓菱
上海报道
谢尔·埃斯普马克(Kjell Espmark),生于1930年,瑞典诗人、小说家、文学史家。1981年获选为瑞典学院院士,1987年至2004年间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出版有《借我你的声音》、《日历之外》等13本诗集、《失忆的年代》、《伏尔泰的旅程》等8部小说及《诺贝尔文学奖:选择标准的探讨》等多部评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