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杂志《大家》复刊 被质疑搭了莫言获奖的顺风车

2012年10月25日 11:33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杂志《大家》复刊被质疑搭了莫言获奖的顺风车
李巍曾是《大家》的创始人之一

  1995年,《大家》杂志分两期全文刊发了莫言的小说《丰乳肥臀》。当时,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用时任《大家》杂志主编的李巍的话说,自己也不是完全没有担心。十多年后,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处于困境中的《大家》,似乎也看到了复刊的希望。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说,莫言帮助了《大家》。“莫言热”是否能够带来纯文学杂志的春天?我们拭目以待。

  A

  《大家》的停与复

  10月19日,对于云南作家姚霏来说,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他得到了准确的消息:云南人民出版社旗下的《大家》杂志即将复刊,并且将请该杂志的创始人之一、当时的主编李巍出山,担任主编。

  作为《春城晚报》的文化主笔,姚霏对于《大家》有着很特殊的感情:“我也是云南人,云南的作家,很喜欢《大家》这本刊物。”

  事实上,《大家》的停刊,源于今年6月的“理论刊敛财”事件。(本报今年6月28日B1、B2版曾有过详细报道)“今年6月25日,中青报发表一篇题为《云南一官方文学杂志出“野鸡刊”敛财》的署名文章时,我就预感到出了问题。”作为媒体人的姚霏意识到,这一次《大家》出了一个大问题:“其实在这个消息报道出来之前,没有一个云南本土作家知道‘《大家》理论版’的事,我们当时采访了很多本土作家,他们也是第一次听说《大家》还有‘理论版’。”事实上,很多业内人士都曾私下表示,这一次《大家》的理论版事件,只是不幸被某媒体、某记者抓住了而已;只是因为《大家》是名刊而已。谁会抓一本毫无影响的刊物来做文章呢?《大家》只是这么被抓住而已。其实,在文学期刊界,借着“理论版”的名义如此这般的比比皆是。大哥不说二哥。这些所谓的“理论版”基本都是奔同一个目的而去。

  只是《大家》被抓住了,《大家》不得不“停刊整顿”。

  作为“唯一与《收获》一道两摘‘鲁迅奖’的国家核心中文期刊”,《大家》的停刊无疑让如今不景气的中国文学期刊界又蒙上了一层阴影。“不过还好,现在《大家》复刊了,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10月19日,当姚霏得知《大家》复刊的决定后,松了口气:“中国的纯文学期刊,需要《大家》这样的杂志,我们也希望《大家》复刊。”更让姚霏高兴的是,此次《大家》复刊,担任主编的是李巍:“当年就是李老师做主发表了莫言的《丰乳肥臀》,并使其获得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他当时是《大家》的主编嘛。”

  B

  莫言拯救了《大家》?

  1995年10月,《大家》首发了莫言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

  同年12月12日,莫言获得了“大家·红河文学奖”奖金10万元。

  今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今年10月18日,已经停刊四个月的《大家》即将复刊。

  这一切,好像都离不开莫言,离不开诺贝尔文学奖。“复刊与(莫言)获奖,说有关系,也有;说没有关系,也没有。”23日下午,传说可能复出任《大家》主编的李巍在跟本报记者谈起《大家》 的复刊时这样说:“说有关系,莫言获得诺奖,对于中国的纯文学,中国的纯文学期刊,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激励,《大家》选择此时复刊,算得上是借势吧。对于《大家》以后的发展,对所有文学期刊,莫言获诺奖就是一剂强心针。说没关系,也没太大关系,毕竟,作为文学期刊的一个品牌,《大家》 总是要出的,无非早迟而已。”《收获》杂志执行主编程永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我觉得《大家》复刊是肯定的,毕竟这是一个多年形成的品牌杂志,如果就此抛弃,确实舍不得。”

  不过不管莫言获奖与《大家》复刊有无直接联系,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已经极大地刺激了中国文坛,甚至有报道称,莫言获得诺奖的消息传出后,拉动了股市的出版业板块,莫言的作品也一度被抢购一空。

  “消费莫言并没有什么不妥,重要的是消化。”李巍这样表示:“你去市场买粮买菜,是消费;回家做了吃是消化。书刊买到手里就会读,就会体味,纯文学也就因此化为营养,获得了一个机会。”在莫言获奖后,不少曾刊发过莫言作品的文学杂志,纷纷开始筹备策划专题,对于莫言获奖以示祝贺。

  C

  《大家》辉煌

  李巍是《大家》的创始人之一。

  1993年,李巍和同事们开始筹备《大家》的创刊,“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从刊名、定位、组稿、封面、封底的整体设计,都费尽心思。”李巍回忆说。

  在创刊之后《大家》的价格也一度高的惊人,达到了12.8元,这在当时算得上是“天价”,因为很多当时比较知名的文学刊物的价格,价位只有5元左右,尽管价格较高,但是因为《大家》的内容质量较高,依然受到了读者和市场的追捧,《大家》的创刊号甚至一度被炒到了100元人民币一本。

  在李巍看来,当时《大家》的辉煌,既有着时代的背景,也与杂志从内容到形式的精致有着极大的关系。“此前通俗文学泛滥一时,读者已经产生了厌倦感,希望能读到更扎实的文学产品,《大家》的出现也是恰逢其时,‘命’好吧。所以一出现就引发了极大的关注。”让李巍印象深刻的是,当时《大家》问世便能极受欢迎,甚有反响。“当时很让我们感动,所以我们也悉心提高刊物质量。”

  毫无疑问,彼时的《大家》,可以说是90年代文学期刊转型期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代表杂志,王蒙、汪曾祺、谢冕、苏童、格非、刘震云、王干等知名作家、批评家都曾出任过栏目主持,而最让人们印象深刻的事是,在1995年,《大家》首发了莫言的小说《丰乳肥臀》。“当时要颁大家·红河文学奖,给作家们鼓鼓劲冲击诺贝尔文学奖,第一届就必须有轰动效应,所以我们多方寻觅佳作。后来在北京跟莫言见了面,读了《丰乳肥臀》,马上就找到了感觉,决定作为首发和首奖预选。”李巍回忆说。

  当年,李巍拿到并拜读了这部后来曾一度引发争议的小说后,也曾有过一些顾虑:“那时候还不像现在这样开放,大家也有些顾虑,对于内容有一些担心。”但最终经过讨论,李巍还是决定刊发:“主编就得做主。就得承担风险,要不别干。”

  或许也因如此,当今年《大家》“理论版”收取版面费用一事被曝光后,引发了文坛的一段地震,很多人都在为其“堕落”惋惜。

  但更多的则认为“堕落”的背后反映出的是纯文学期刊生存的窘境。“当时我感觉的是‘沦陷’,是市场需求惹的祸。”姚霏至今记得中青报稿件中的一段话:“沈欣所在的学校每3年就有发表两篇论文的任务。其中1篇必须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我觉得大家应该追问的是,作为浙江某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教师,沈欣为什么必须‘每3年就有发表两篇论文的任务’?那么学院、大学、研究院的老师呢,他们‘每年发表论文的任务’又是多少?会不会更多?”在姚霏看来,只要这种被扭曲的“制度”一天不消除,这样的“刚需市场”就只会日益壮大,甚至“壮大”到杂志社根本无法掌控。“如果这种局面不改变,那么像《大家》一样的“倒霉蛋”,就会绵延不绝。”

  D

  《大家》未来如何走?

  “我退休快十年了。这十年我基本只看少数几本文学刊物,纯文学市场也确实处于萎缩状态。纯文学刊物今后怎么走,我也很迷茫,也在思考中。”李巍接受采访表示。

  但李巍并不排斥新生事物:“我知道现在的年轻读者喜欢用手机和网络进行阅读,这也很不错。在纯文学被边缘化的今天,文学期刊也应该尝试新的形式,新的改变。”

  李巍表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莫言获奖是好事,但我也期待有更多新锐作家脱颖而出化蛹成蝶。新人层出不穷,纯文学才能成为活水。”

  作为《大家》前主编,一个老文学编辑,李巍依然对《大家》的未来,文学期刊的未来,充满期望。

【编辑:于晓】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