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挖排水沟挖出恐龙化石 为防盗窃者守护14年
永川区宝峰镇一村民14年前在屋后挖排水沟时挖出恐龙化石,此后考古专家进行了数次发掘,直到今年10月,专家第三次发掘时揭开7米厚的土石盖,一具沉睡1.5亿年的15米长恐龙骨骼化石终于露出真容。昨天,永川区文管所表示,今后会将其陈列出来供市民观赏。
现场揭开7米厚土石盖
这次发掘恐龙化石的地方,位于永川区宝峰镇杨大口村沈家湾村民吴先琼家屋后。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恐龙化石出土的坑呈长方形,化石已全部取出,该坑长约7米、宽4米、高约7米,也就是说专家是揭开这7米厚的土石盖,才将恐龙化石发掘出来。当地一村民说,今年7月11日,专家雇了6名村民帮忙发掘,直至10月16日,一具基本完整的恐龙化石被发掘出来并用车运走。
挖排水沟挖出恐龙化石
今年50岁的吴先琼称,1998年春天,丈夫刘云书在屋背后的小山包挖排水沟时,突然从带着泥浆的黏土里挖出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他曾在荣昌一家煤矿当过近30年矿工,凭借他的经验,当时就告诉我说,这些石头可能非同寻常。”吴先琼称,后来有亲戚得知此事后,怀疑这些“石头”可能是恐龙化石,于是他们迅速上报给相关文物部门。
昨天,永川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1999年4月,考古工作者来到刘云书屋后,开始对化石进行试发掘,20多块恐龙化石相继出土,当时专家推断这属蜥脚类恐龙。随后,专家还在该处发掘出包括鱼化石在内的许多动物化石。他们曾于1999年、2011年和今年7月,共3次进行发掘,最终从出土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是具食素恐龙,体长约15米、高约3米,生活在距今约1.5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
附近曾有河形成回水凼
“这类食草类恐龙化石的出现,对研究永川当地的地质和生物环境有着重要参考价值。”永川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推断称,大约在1.4亿年前,宝峰镇一带有可能有一条河流,水流在那里形成一个回水凼,将沿岸动物尸体冲到此处堆积起来。
该负责人说,目前已在宝峰镇多个地方采集到了一些恐龙化石点,有可能那里当年曾生活着恐龙群。“接下来我们还要将这些出土化石进行修复、整理和归类,然后再将它按比例陈列出来以供观赏。”永川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说。
幕后
夫妇俩守护化石14年 多次赶走偷盗者
昨天,吴先琼告诉记者,她和丈夫刘云书为这具“宝峰恐龙”坚守了整整14年,其间曾有人试图偷盗遭制止。
她说,这些年来子女全在外面打工,家中只有她和丈夫,今年4月15日,丈夫刘云书患喉癌不幸去世。“他去世前还在念着说想看到恐龙出土,结果抱憾而去。”她称,丈夫去世后她本想外出务工,但想到屋后那具埋藏在地下的恐龙,只得独自继续坚守。
她回忆,有一天,3名带着工具的男子鬼鬼祟祟来到她屋后,不由分说就开始掘,他们称想拿恐龙化石去作药引子治病。“我制止他们根本不听,我马上给宝峰派出所打电话,他们这才离开。”吴先琼说。
昨天,当地一刘姓村民则称,去年曾有人开着一辆面包车,停在吴先琼家附近的公路上,一直躲在车上不下来,直到天黑还没离开。“我曾提醒吴先琼说,这伙人有可能会趁天黑下手偷恐龙化石。”该村民称,听到吴先琼大声报警后,那伙人迅速驾车离开。
链接
重庆频现恐龙化石 “永川龙”成自然博物馆镇馆之宝
永川区文管所相关人士介绍称,永川地处川渝恐龙之乡,先后在这片沉积岩中,发现恐龙化石点20余处,纲目有晰臀兽脚之分,种类有素食肉食之别。
具体说来,除发现有宝峰恐龙外,还有1972年永川修建红江厂时,发现头长1.1米的“巨型永川龙”,1976年在上游水库发现的“上游永川龙”等,它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的肉食性巨型恐龙,它成了重庆自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历次出国展出,都以这条恐龙为主。此外,1986年12月,茶店蝉螺村发现了恐龙化石。
1998年9月,曾在潼南县城边发掘出巨型蜥脚类恐龙化石。该处化石点位于该县米心乡东6公里,响水村芭蕉沟一座马蹄形山的腰部,考古人员在两平方米的范围中清理出颈椎、脊椎、肋条等20余块恐龙骨骼化石。这些化石出自同一个体,该恐龙属鸟臀类,为剑龙亚目,所处地质时代为中生代晚侏罗世,距今约1.4亿年,据专家推测,该恐龙身长约6米。
2005年3月,媒体报道称,江北嘉陵江边发掘出大石坝恐龙,由于其四肢骨骼比当时已发掘和修复的同类大许多,初步判断其为全球首现的一个新种类。
2009年,綦江区一半山腰的石洞里,发现恐龙脚印。经专家考证,脚印分布在140平方米范围内,总数至少有一千多个。脚印最短的有11厘米,最长的35厘米,形状各异,推测该恐龙体型大的可达20多米长。
同年3月16日,南川区福寿乡发现一具约13500万年前的蜥脚类恐龙化石。
2009年5月10日媒体报道称,忠县双桂镇赶场村村民在修路时,发现路面上有些呈灰色的奇怪石头,经忠县文物局鉴定为晚期侏罗世时期的大型蜥脚类恐龙化石。
( 黄平 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