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全球化人才引进培养战略取得成效
国家大剧院自2007年开幕以来,运用全球化战略,依靠“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养了一支年轻有为、专业化程度很高,有价值潜力的剧院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而这些人才来自世界各个地方,同时对于剧院的年轻人才经过不同方向的培训,在国家大剧院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球化人才引进培养战略在国家大剧院艺术生产中取得了成效。
■五年前员工多为应届生
国家大剧院确立的国际定位是按照国际惯例、国际规则去经营发展,成为国际表演艺术领域的“一极”,形成标杆,立足北京、关注全国、盯住世界,目标是跨入“世界前10名”,希望自己的整体发展能与世界著名的大都会歌剧院、斯卡拉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等世界著名剧院看齐。
在大剧院最初成立时,北京的演出市场并没有大规模的综合艺术中心,有的只是单一的剧场和艺术院团。而国家大剧院定位于国家表演艺术中心,以节目经营为主,不同于一般艺术剧场和艺术团体,因而对剧院各个艺术管理和运营部门的要求,也都不同于一般剧场和艺术团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建院之初,来到国家大剧院的工作人员中,大部分是刚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很多人没有在剧场或艺术院团工作的经验,更不用说经营一个以国际惯例运营的综合表演艺术中心了。于是,国家大剧院的领导层提出了“全球化”发展的战略,提出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全球寻找引进专业人才
国家大剧院根据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功能定位和组织架构,设置了112个专业,对人才具有庞大需求。因此,人才队伍成长是大剧院成就事业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大剧院在全球寻觅人才,有些专业技术人才在国内没有办法找到的,就在全球寻找,比如制作西洋歌剧,国家大剧院找到了意大利人朱塞佩·库恰担任歌剧顾问,通过他对世界歌剧界的熟知和他在世界歌剧界广泛的人脉关系,国家大剧院的西洋歌剧制作找到了很多世界一流的导演和演员。又比如,歌剧排演过程中最专业的职位——歌剧演员的音乐指导,这样的专业我国过去几乎没有,国家大剧院就从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挖来了旅美华裔音乐指导朱慧心。
从2010年起,弗兰切斯卡·赞贝罗、海宁·布洛克豪斯、强卡洛·德·莫纳科、乌戈·德·安纳等世界一流歌剧导演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大剧院制作的外国经典歌剧剧目中。他们不仅为大剧院制作了精致的作品,同时,他们的团队实际操作也为国家大剧院培养了人才。
■送员工到知名剧院学习
在国家大剧院的人才培养战略中,走出去也成为一个重要方面。
国家大剧院曾经选拔一批工作人员到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接受培训一个月,也曾选派专业人才到英国皇家歌剧院进行学习,使得国家大剧院的各个部门现在都能够具有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运作进行工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国家大剧院的节目制作和经营管理保持着较高的水准,深得国内外同行的称赞。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人才战略,国家大剧院整体的管理水平和制作水准逐渐提高,整体运营更为职业化,更为符合国际惯例和国际运营方式,制作的节目质量更高,与国外艺术家工作起来更为流畅,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对于未来的发展也有了知识和经验的储备。
■本组文/本报记者 伦兵
■对话
将大都会的“舞台变换”带入大剧院
对话人:国家大剧院舞台技术部部长管建波
记者:你曾到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学习了一个月,学到了什么?
管建波:国家大剧院派我们在大都会学习并没有刻意安排培训课程,你想看什么都可以。我们做舞台技术的最感兴趣的是大都会这类的剧院每天轮换演出不同戏,他们怎么在两个戏中间变换舞台装置。我们从下午跟着他们上班,一直到演出后看他们怎么倒台,一直跟着他们到第二天演出另一个戏之前,学到了很多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东西,很实用,后来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收效特别大。
记者:国外著名导演和团队都给大剧院带来什么呢?
管建波:每一个导演和他的团队工作方式不同,但你可以从中学到国际先进的工作方式,因为他们是国际一流的导演,都在世界著名歌剧院工作过,他们带来的是最职业的工作方式。国家大剧院是以制作和经营节目为主的剧院,因此,他们带来的工作方式和经验也在后来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