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古装剧连犯错:唐朝兵披清朝甲 古琴配古筝乐

2012年11月07日 08:40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本报日前报道了一名初中女生挑出中学课本中屈原画像犯了左衽的错误,不少人因而知道在中国传统服饰习俗中,前领襟一般向右掩;向左掩的,或是少数民族,或是逝去的先人。昨天记者在百度汉服吧看到,又有网友发帖称电视连续剧《苏东坡》里林心如所穿新娘装也不慎左衽了。对此,围观者都十分淡定。据称,在古装影视剧里,左衽这种级别的错误已经多到见怪不怪。

  “唐朝兵披清朝甲”

  记者从网友“奁殇泪”提供的数张剧照上看到,林心如这身以宋朝服装为基础演绎的大红新娘装十分喜气,奇怪的是同一件衣服,有些照片上是右衽,有些照片上却是左衽。网友“七芳准”从头花的高低看出端睨,判断该图是被翻转了的;另一位网友“梦蝶居士”推测,“可能左右衽都没有带子,靠腰带固定位置,所以时左时右”。还有人对衽的牡丹花纹、配色和宽度提出异议,认为不太合制。对此,许多人劝解道,“现在的电视剧能这样就可以了”,“总比乱七八糟的影楼装要好”。

  “玄幻剧、戏说剧是纯娱乐片,‘雷人’造型太多,没必要和他们较真,我就说历史正剧里的各种‘穿越’吧。”吴涓涯是“汉服新知”豆瓣小组的策划人之一,她淡定地向记者细数这些年来记录下的各种穿差戴错。“比如《贞观长歌》里的唐太宗,穿金色朝衣,戴雕龙冠帽,其实唐朝并不崇尚金色,当时最尊贵的是偏深的紫色,而那种龙冠要到明朝才有,比如从十三陵出土文物中就可以看到相似的龙冠。这些都有专门的文献可以参考。”她还注意到,这部电视剧的将士穿着一种铠甲,头盔上顶着一根像“避雷针”式样的长缨。吴涓涯翻阅唐朝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等十三种铠甲的图录,发现没有一种的头盔是这种样式的,其实“这种样式是清朝的”。

  另外,如今影视剧中唐朝皇后的服装制作遵循这样的“模式”:前面抹胸,后面大拖尾;配色不知该怎么配时就去参考日本和服中的皇后服,美其名曰“反正日本和服是从中国唐朝学去的”。吴涓涯对此很不认同。“从1000多年前发展到现在,日本和服的花色不可能和唐朝一样。”她说,旧唐书《舆服志》里就记载着皇后养蚕时该怎么穿、大婚时该怎么穿、朝会时该怎么穿,我们何必舍近而求远呢。

  “路人衣服最靠谱”

  电视剧《汉武大帝》的服装是近年来相对合制的一部,但也经不起深入推敲。“比如汉景帝穿的服装拖裾长得有点‘奢侈’了。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汉景帝反对铺张浪费,曾禁止后宫妃嫔穿宽袖拖裙,自己也很简朴。”吴涓涯说。

  事实上,这种奢侈可能是附和今时之趋,“真实”反而不讨巧。网友“阳谋天下”这样介绍他的心得:“看古装剧不要看主角们的衣服,倒是路人的衣服最靠谱。”为什么?为了演员出镜漂亮和显得服装制作精良,主角往往奔着“华丽丽”而去;至于路人嘛,谁也不会在他们身上多花银子,因而歪打正着,“返璞归真”。“阳谋天下”说,他觉得《大宋提刑官》里的服装整体不错,但有人说不够档次,当官的也穿棉麻?

  吴涓涯告诉记者:“反映宋朝剧的衣服最好用棉麻纯色,那才最合乎当时社会纺织品的制造情况。明朝的衣服鲜丽一些无妨,纺品的图案也更加丰富复杂。”

  “古琴配了古筝乐”

  “《甄嬛传》比一般古装片严谨一些,但配乐还是出了岔子。”吴涓涯印象很深的是,在一组镜头画面里,演员手抚古琴琴弦,后期配音却响起了古筝声。“把古琴配成古筝,这种错误其实很常见。”她笑言还有的影视剧把古琴放反了弹,比如内地版电视剧《神雕侠侣》里的小龙女就是这样的。新版《红楼梦》里有一幕,演员两只手在古琴中间弹,而其实“弹古琴是‘左手按弦,右手拨弦’,中间不是弹奏区。可见当时没有懂琴的人在场,或者开拍前根本没做过功课”。

  “对于这些问题,其实我们并不生气,心态很平和。有时发现某部影视剧的问题后也替剧组着急,但不知道跟谁去说,况且看到的时候已经播出,改也来不及了。”吴涓涯有些无奈。“从秦汉到唐宋元明清,历朝史书中都有《舆服志》,它们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皇室大臣的衣冠配饰、材料花色、场合礼仪和尊卑禁忌,是汉服爱好者主要的学习来源。还有沈从文编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也是案边必备的资料。”像她这样的汉服爱好者聚集在百度贴吧、天涯论坛、QQ群和豆瓣小组等网络空间里,其中既有引经据典的“唯古派”,也有对艺术加工持宽容态度的“尊今派”,但对于基本服装制度的维护是一致的。

  吴涓涯说,不敢苛求古装剧十全十美,只希望制作方能提前做一点功课,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不该有的遗憾。“毕竟现在汉服爱好者越来越多,火眼金睛也越来越多了。”

  记者 吴越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