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李默然称邓世昌是捡来的角色 起初饰演李鸿章

2012年11月09日 09:34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李默然称邓世昌是捡来的角色起初饰演李鸿章

  1960年,李默然第一次拍电影,也就是这部《甲午风云》,让李默然一炮走红。在片中李默然把民族英雄邓世昌的风骨鲜明生动地呈现于银幕,并永远地留在了观众的心中,成为中国银幕上别具一格的“硬汉”标本。

  “邓世昌是我捡来的。”最初进入《甲午风云》剧组,李默然完全是服从组织安排,他连演什么角色都不知道就上了火车。到了长影,李默然看到两个人:一个是《甲午风云》的林导演,另一个是著名摄影师王起民。王起民一看到李默然就向林导演大喊道:“你还找什么邓世昌啊,这不就是嘛!”开始导演有意让李默然演李鸿章,最后改为邓世昌,这令李默然感觉有点匪夷所思。“一个满脸疙瘩的人怎么能演民族英雄?”李默然问导演,导演回答得也很经典:“脸上没有疙瘩的人才不是英雄。”

  《甲午风云》一拍就是两年时间。在当时条件下,关于邓世昌的资料,无论是形象上、文字上或者是传说中的均很少,第一次拍电影的李默然一点都不紧张:“我完全被这个人物的感情和行为震慑了。”

  李默然说,他塑造的“邓大人”形象之所以获得广大观众的认可,不是因为他的表演有什么独特的功力、有什么了不起的创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民族气节在邓世昌身上有集中表现,跟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精神吻合,这些打动了观众。

  人物特写:我是一个戏剧人

  卖烟卷之余戏园蹭戏

  李默然的童年是在白色恐怖中度过的,生活中除了家灾还有国难。10岁的时候李默然才踏进学校大门,然而生活所迫,14岁的李默然不得不辍学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他卖过烟卷、打过小工、当过邮差。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李默然也有意外收获。卖烟卷之余他常去戏园子里蹭戏看,耳濡目染,每一个戏种,每一出、每一场都熟记在心,《狸猫换太子》、《铁公鸡》、《水浒》、《三国》、《五家坡》等至今记忆犹新,为他以后的艺术生涯打下根基。

  也就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1947年10月,李默然抱着好玩的心理去报考哈尔滨东北文协文工团,没想到考中了。李默然回忆起当时的心态,“我没什么目的,你要我我就留下,你不要我我走人,没有太多的想法。”就这样参加了革命,回过头来,检验其艺术历程,在从艺5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李默然激动了好长时间。

  因念别字苦读六年

  进文工团不久,李默然就遇到一件令他十分尴尬的事:每天早上文工团员们轮流读报纸,这一天轮到李默然,他正读着,突然听到有的同志在笑,原来他把“效率”读成了“效帅”。

  战友们的哄堂大笑给年轻的李默然带来不小的打击,也令他深受震动。李默然一头扎进了图书馆,从1947年到1953年,整整六年时间,李默然不间断地阅读了大量书籍,他读书读得很杂,文学的、戏剧理论的,全都看。用熟记的台词对小说中的生字,对于只上过4年小学的李默然来说竟成了认字的捷径。

  一个广告悟到一个道理

  记得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作为老艺术家的李默然曾率先为国内一家知名企业做了一次胃药的商品广告,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一片哗然。

  李默然本以为为货真价实的商品做广告不应该受到责难,何况他做广告只是想为戏剧家协会的戏剧节拉赞助,他自己只得了一个价值700元的随身听,没想到观众反应如此强烈,“在广大观众心目当中形成了一个形象,这个形象他们不愿意破坏,这个广告伤了他们的心,我就悟到了一个道理:我什么权利都有,就是没有权利伤害广大观众。我就从那下定决心,今后广告一次不谈。”

  心系情牵话剧

  从艺逾60年,李默然共演出话剧60多部。“我是一个戏剧人。我经常跟大家讲,我在电影上是一个业余演员,我说的是真话,不是谦虚,当然我在话剧上也不是什么专家,这两者比较起来,我的精力更多在话剧舞台上。”

  1995年携一台激情如火的小剧场话剧《夕照》参加全国小剧场话剧调演,并获最高奖“终生荣誉奖”后,李默然宣布“封箱”,正式告别了话剧舞台,但这些年他依然心系情牵着话剧。“话剧特质之一是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群众,反映现实生活相对比较敏捷、迅速,这是这个外来剧种能够在神州大地生存、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国话剧的几个发展高潮也证明了这点,如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尤其是80年代,话剧佳作迭出,影响甚至超过了影视。”李默然说,中国话剧百年征途艰辛,有三点尤为重要的经验值得继承:与民族同心、与时代同步和与观众共同创作。

【编辑:于晓】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