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文化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2013年01月05日 16:40 来源:《求是》 参与互动(0)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党中央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布局,科学分析当前文化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后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文化的进步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文化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全面发展。为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需要文化新的跨越式发展,需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繁荣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富裕幸福,都离不开文化的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要求我们加快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文化既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文化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现实需要。总体而言,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随着居民消费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呈现出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特点。解决“文化饥渴”、满足文化需求、体现人文关怀,越来越成为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既为文化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使文化产品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必须努力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是文明古国、文化资源大国,但还算不上文化强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还不够强大,国际话语权还很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我们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条件越来越优越,同时,外国文化产品、文化资本大量涌入的现实,也使得我们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任务更加艰巨。必须通过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参与国际文化竞争的能力,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0年来,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文化建设开创了新局面,文化领域整体面貌和发展格局焕然一新。最关键的一条,是通过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坚持这样的道路自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在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发展方向、文化发展目的、文化发展动力、文化发展思路、文化发展格局、文化发展战略、文化发展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方面逐步形成了新的文化发展理念。这些理念,是在文化建设实践中艰难探索逐步形成的,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发展规律的客观反映,我们一定要坚持这样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坚持科学发展。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建设,必须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放在首位,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形成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来谋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通过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坚持以人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一定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了解群众的喜怒哀乐,深切感受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坚实脚步,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要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评价文化工作的最高标准,实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改革创新。实现新的历史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新目标,必须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的结果衡量改革的效果。把握新形势新要求,研究新情况新问题,针对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特点,确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新目标、新任务。要将改革精神贯穿文化建设各项工作,认真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转变政府职能、人才队伍建设、文化走出去等领域的具体改革措施,使改革成为推动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从目标上说,即“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为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设任务,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新的任务要求我们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贯穿文化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在新的发展阶段,要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摒除一切不符合文化科学发展的旧有思想观念,摒除一切不适应文化改革发展的僵化思维,摒除一切阻碍文化健康发展的传统体制下的固有做法和规定,深刻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新环境、新条件,深刻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刻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建设的新目标、新任务,把解放思想的成果转化为文化建设的巨大动力。

  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文化体制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要继续深化和完善,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通过改革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突出公益属性、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通过改革继续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培育合格市场主体,繁荣文化市场。通过改革,极大激发广大文化工作者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新活力。

  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民。按照政府主导、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参与、群众共建共享的要求,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以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为重点,不断加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使人民文化基本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按照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要求,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文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坚持一手抓传统文化产业、一手抓新兴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与科技、商贸、旅游、金融等深度融合,着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不断加大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力度。我们要继续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赋予文化产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价值导向,提升文化创作生产的质量和水平,让人民在美的享受中得到陶冶、受到启迪。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两手抓,广泛吸纳、融汇一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大力建设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目前,我国文化领域人才队伍建设与文化发展的要求尚不匹配,高素质文化人才不足,基层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这与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是不匹配的。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通过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实施文化名家工程、文化党政干部能力建设培训计划、文化产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和基层文化人才培养计划等,造就高层次的领军人物和合格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努力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作者:中共文化部党组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